第四百三十一章 孤可以假裝不知道(第2/4頁)

朱樹人一擡手,屏退左右,只對曹變蛟、黃得功二人低聲道:“本王豈能不知?自會另有區處。這不過是暫時虛與委蛇,穩住耿仲明。

一旦有更好的時機,少不得以這個耿繼茂為引子,引起清軍壽縣、鳳陽等部再來一場內亂!到時候,我大明才好克盡這鳳陽戰場的全功!”

聽朱樹人這麽說,並不是真要重用和給對方榮譽,曹變蛟和黃得功心裏才好受了些,紛紛表示理解。

而朱樹人何等人精,看到二將忿忿不平,便又趁熱打鐵收攏人心:“反正咱知道阿巴泰是病死的,暫時也不能公開宣揚耿繼茂自稱的功績,

不如就先說成是二位將軍率部合力進擊、在最終全殲淝西之敵的過程中,亂軍中合力斬殺了阿巴泰,至於具體誰動手的,就別糾結了,功勞由你們二部平分。

阿巴泰要是最終定性為氣急病死,我軍中諸將的總功勞也要遜色一些,能給大夥兒多點功勞,何樂而不為呢?

就以阿巴泰之死,額外加賞黃金萬兩,白銀十萬兩,綢緞萬匹,再看看你們麾下將領,誰還沒封爵、但積功勞苦又能服眾的,給個不能世襲的伯爵。

你們自行商量著分配吧。誰的部下拿伯爵,就少分些金銀綢緞,沒拿到爵位的分三分之二,拿到爵位的分三分之一。

耿繼茂那邊該給的金銀,本王另外自掏腰包就是,不能公開。”

曹變蛟和黃得功本人都已經是封侯了,當年殺多鐸之戰,以及後來光復淮揚,他們都有大功,他們自己當然不稀罕這個伯爵。

但有額外的黃金萬兩白銀十萬,還有那麽多別的巧立名目封賞,可以給部下收攏人心,他們也是感激不已,連忙跪下磕頭,涕淚俱下:

“王爺寬仁,古今無匹,末將唯有為王爺效死,矢志不渝!若子孫還能為將,也願為王爺後人世世代代效命!”

朱樹人這都已經知道阿巴泰其實是氣急病死的,還願意裝糊塗,對外還說是陣斬,

屬下因為運氣不好、沒能進一步立大功,他也睜一只眼閉一只眼就當是對方立了那麽大功,還自掏腰包多發賞賜……

這樣的領導去哪裏找?

這是巧立名目變著法兒給手下多發錢多給榮譽啊!

如今大明後方,也還有四五家小貓小魚沒什麽實力的遠支藩王,也還有五六家被廢為庶人、奪取爵位,但血統依然是朱元璋後人的存在。

但這加起來十個左右的家族,但凡以後誰敢再跳出來質疑。或者是朱樹人的兒子萬一有個三長兩短、他需要公主老婆再生一個再過繼,那軍隊中的將領也絕對會無條件徹底支持朱樹人了,誰敢跳就滅了誰。

那些養豬王爺算個毛?他們無非就是父系血統有朱元璋的血脈罷了,鄂王爺的兒子,好歹母系也有朱元璋血脈了,不夠麽!

天下精兵強將,多年來吃的是鄂王爺的飯,領的是鄂王爺的餉,受的是鄂王爺巧立名目的封賞,有官職有爵位,有榮譽有子孫富貴,當然要絕對無條件效忠鄂王爺一脈了!

鄂王爺說什麽,什麽就是天下正朔、綱常大義!

朱樹人等曹變蛟黃得功發泄夠了,也溫良恭儉地吩咐二人起身,不必多禮,讓大家自去整備人馬,繼續打掃戰場、調理傷員、收兵回營,為後續反攻做準備。

眾將自應諾操辦不提。

……

話分兩頭。

九月初八這場淝水大戰,以清軍被殲高達八萬人之眾收場,潰兵的逃回、收攏,自然也需要持續混亂數日。

從逃回的阿巴泰心腹侍衛處、得知阿巴泰死戰不退,氣急攻心病亡於陣中的消息後,後方壽縣戰場和鳳陽老巢的清軍,自然也是士氣狂瀉,人心惶惶,進一步加劇了清軍後續的混亂和戰術部署的走樣。

朱樹人當然不會放過這個機會,所以他讓黃蜚、藺養成等帶領步兵主力的部隊,好好休整以備再次進擊,

卻讓曹變蛟和黃得功,篩選狀態保持相對較好的兩萬鐵騎,自成兩軍單獨追擊。

明軍在合肥戰區一共有三萬多騎兵,但相當一部分在淝水決戰中傷亡、戰損,狀態並不好。所以能挑出兩萬繼續高強度作戰,已經算很不錯了。

好在對面清軍的騎兵也不多,兩白旗加正藍旗,活著逃回去的也就一萬七千人,而且其中是有傷兵的,實際上沒法全部投入下一場戰役。

明軍戰後狀態下降,清軍自然也有狀態下降,不可能再孤注一擲跟明軍死磕,

朱樹人料定阿巴泰之死,多多少少會導致清軍指揮混亂持續一段時間,繼續戰還是守,意見肯定會不一,反對嶽樂和博洛的人也會冒出來,這都是難得的可乘之機。

他估計這段混亂的時間,少則持續三四天,多則五六天七八天都有可能,正好順勢擴大戰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