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三章 打掃幹凈家裏才好北伐(第4/4頁)

政治上面子給了,其他方面鄭家當然要吐出一些東西。朱樹人私下裏給對方的條件,是從此大明會放開海禁,正式設立海關。

所以原本走S的海貿肯定是不能做了,以後大家都是一視同仁照章納稅,交了錢就都能做進出口貿易。鄭家收“船旗銀子”這種保護費性質的錢,以後也於法不合。

不過,朱樹人可以許諾鄭家洗白後提舉浙閩海關,而且朝廷會立法,浙閩海關提舉之職,可以終生擔任。

正式設立海關後,朝廷進出口關稅收入,按照七三開分賬,七成為朝廷收入,還有三成提留為“緝私艦隊”建設經費,由海關提舉支配,用以覆蓋征稅成本、養緝私海警和造緝私艦船。

說白了,就是原本鄭家收十成,但收來之後每年也要拿出幾百萬兩上供各處灰色支出、打點維護官場關系。現在朱樹人只給他留三成,自己拿七成,但這三成就完全合法化洗白了,鄭成功也不用再打點孝敬那麽多人。

前代海關提舉年老致仕時,可以提名五人名單給朝廷,朝廷從中考核選取一個表現最好的,接任海關提舉。

而且,朝廷會規定,前任提舉上報的備選名單裏,與前任提舉同姓同宗的,總人數不得超過一半。

比如鄭成功姓鄭,將來他老了要退休了,可以上報五個繼任侯選者,其中不能有明顯表現差的、圍標的,否則朝廷會申飭他。這五人裏,最多只允許有兩個姓鄭,還有至少三個不能姓鄭,這五人裏選誰,決定權完全在朝廷。

這也是對海關提舉世襲的一種漸進式抑制。人家當土皇帝當慣了,突然要徹底褫奪其世襲性,容易激起反抗,就算鄭成功想答應,他也壓不住二叔三叔。

但這樣漸進式溫水煮青蛙,那群海盜出身家夥的反抗意志就能被極大瓦解。雖說朝廷這樣規定,未來鄭成功退休時,再選上去的提舉未必會姓鄭,那鄭成功也還能對朱樹人有樣學樣,多培養幾個女婿嘛!

女婿肯定不姓鄭,到時候鄭成功晚年報個五人名單上去,兩個兒子三個女婿,讓朝廷在這個範圍內選,雖不等於世襲,他也滿意了。如是兩三代人,這個問題也就漸漸解決了。

最後,朱樹人還留了一手,他也不會讓鄭家完全掌握大明的海外貿易緝查,既然以後都徹底開了海禁了,那就不光浙閩兩省有海關要出海,兩廣那邊也要有,將來光復中原,北方蘇魯、遼直等地也要有。

朱樹人估計,以後可以設置四大海關,每處管兩個沿海省份的進出口貿易。浙閩海關只是起步最早、實力最強。可假以時日,其他三處也會發展起來,分潤其生意。

鄭家如果想搞封閉式王國,自己子孫卻不爭氣,在另外三大海關的競爭下,也會生意越來越少、甚至導致福建的海貿越來越衰落被廣東人搶走,那他就算真世襲也沒多大能耐了。

流水不腐戶樞不蠹,讓四大海關在大明律法的合法框架內自由競爭,就不怕效率低下。

誰要是敢撈過界用法外手段打擊競爭對手,被朝廷撈到把柄,那就正好徹查清算。

當然了,眼下跟鄭成功談條件時,並不用去說什麽“將來北方如何如何”,只要告訴他兩廣也會另開一關即可。

這樣天下有多個海關的既定事實和“祖宗之法”原則就算是定下了,將來具體是兩個還是三個四個,可以視情況發展而定,飯要一口一口吃,反抗者要一步一步分批逼到對面,這樣才無力反抗。

鄭成功還是選擇了信任大哥,答應了這個條件,他二叔三叔反對的,也都被收拾了。鄭成功之所以能取得家族內部絕大多數的支持,也是因為他告訴大夥兒:

沈廷揚的小兒子,也得接受這個條件,未來提舉蘇魯兩省海關,而且也不得世襲,也要按照致仕時上報五人名單、朝廷從中選一個接任的辦法產生繼任者。

沈廷揚的小兒子,那就是朱樹人的親弟弟之一了。

朱樹人畢竟已經改了國姓,所以以後他二弟才能繼承老爹沈廷揚的官場資源,三弟才能繼承家族的商業利益。

鄂王爺同父異母的親三弟都得照這個辦,他鄭成功憑什麽不這麽辦?按說已經是很優待了,鄭成功覺得這樣的條件若是錯過,以後只會更苛刻,還不如見好就收。

跟朝廷三七分賬就三七分賬好了,至少那三成是徹底合法洗白了,也不用再私下提心吊膽年年孝敬,有朝廷律法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