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四章 改土歸流(第2/3頁)

十一月十三、十四兩天,又先後傳回幹崖宣慰司土司孟氏、南甸宣慰司安氏也殺官作亂,兩名遇害官員分別是錢謙益的一個文壇朋友,還有一個是年初因為抗拒朝廷徹查人口土地、欺上瞞下而受罰的無名文官。

李定國在大理府接連得到噩耗,知道不能手軟,就決定出兵。

跟他一起來的劉文秀表示反對,理由是那些地方太偏僻了,後勤困難去不了太多士兵。

劉文秀分析道:“二哥,這事兒不可魯莽,朝廷可是嚴控我們的軍費支出的,說了這幾年休戰,平定內亂和對大員用兵,每年總開支不能超過三五百萬兩。

若是舍本逐末,將來對韃子重新開戰,軍資器械老兵折損多了,反而影響戰力。”

李定國的態度則很是堅毅:“朝廷既然動手了,就要雷霆立威,現在滅幾家土司,是為了讓其他土司看到榜樣,未來才能節省用兵。”

劉文秀搖搖頭,指了一下地圖嘆道:“我並未阻止用兵,前幾天我等剛來,不就把大理府邊境的茶山司反抗撲滅了麽,其土司酋守全家被殺,已經立過威了。

咱後續還挑這種離交通要道相對近些、卻依然不長眼的軟柿子刺頭來殺雞儆猴,可不比翻過高黎貢山對付裏麻司、幹崖司的那些生番實惠?”

劉文秀這番話,也有一定的道理。主要是明朝雲南地區其實非常廣大,比後世還大。

明朝理論上跟緬甸的邊境一直要到邁立開江,在高黎貢山到邁立開江之間的這些土地,還有三四個宣慰司。

而到了清朝之後,雍正、乾隆爺倆數次賣國,割讓劃撥了一些土地給緬甸,後來中緬在雲南中段的邊境才從邁立開江,退到了邁立開江和怒江之間的分水嶺、也就是高黎貢山。

(注:按清粉的說法,是因為雍正覺得“既然緬甸已經被打服了,宣布認大清為宗主國,藩屬朝貢,也不再支持流竄到緬甸的前明余孽,咱應該展示天朝上國的寬容大量,把一些沒有改土歸流的土地賜給緬王治理”。

當時華夏文明確實沒有近代外交的概念,對於亂賜土地管轄權也不當回事。)

而既然明朝的雲南名義面積那麽大,高黎貢山以西的四個宣慰司,又豈是容易抵達的?

對當地地理環境惡劣程度不了解的,可以參照一個例子——高黎貢山以西的土地,後世屬於緬北“野人山”的一部分,一直到抗戰的時候,入緬軍隊被日軍逼進野人山,都是苦不堪言,損失慘重。

往那些地方調兵,就算沒有敵軍阻斷道路制造後勤障礙,至少也得五六個後勤輔兵維持一個戰兵了,損耗太大。

李定國抵達大理府後,也有觀察過周遭地形,連續十天沒有歇息,一直在外奔波,了解實際地理。

所以他倒不是空發大言、打無準備之仗,而是實實在在了解這個後勤困難的。

他便梳理了一下方略,跟劉文秀商量:“我豈不知道路險遠,那就少帶戰兵,奔襲因糧於敵。再裹脅一些新向大明的附近其他土司,利用諸宣慰司下各部原有的矛盾,驅虎吞狼便是。

幸好王爺如今給我軍多配屬了驅瘴的藥丸、藥油,便是飲食南中瓜果菌菇野味補足軍糧,應該也不至於讓士卒過多水土不服。

另外,要遠征的士卒,最好從兩年前跟隨大哥轉戰過雲貴的那些士卒裏選。聽說凡是在南中生活過一兩年,熬過吐瀉熱病諸般瘴氣的,身體便會形成抵抗力,這也是江寧研究所幾個大儒總結出來的,已經做過實驗了。”

劉文秀對這些說法的靠譜程度還不太了解,有些存疑,李定國便跟他分兵分派了任務:

今年冬天,他倆一個駐紮大理府,一個駐紮昆明府,分東西平定可能冒頭的諸多反抗土司,爭取每次以小股部隊奔襲、分化瓦解為主,撲滅賊酋。

計議已定,李定國就動手了。

他為了防止後勤困難,竟然只派了兩千名戰兵,確保後勤騾馬,翻越高黎貢山奔襲出亂子的三家土司。

這些戰兵裏,配備了三百名“武昌造”步槍手,充足的彈藥補給,其他士兵就多攜帶傳統弓弩,最後,還有幾十支雙管騎兵槍、兩門輕量化的最小型騎兵炮,便於在山區拖曳行軍,同時萬一遇到奔襲後要攻寨,也可以第一時間投入戰鬥,讓敵人猝不及防——

因為如果不帶大炮的話,到了堅固營寨等處,就要臨時打造攻城武器,哪怕這些土木營寨並不堅固,隨便花一兩天造飛梯撞木就能破墻,但還是會給敵人反應時間。

有了騎兵炮後,就能搞偷襲了,甚至小部隊半夜急行軍抵達營寨外,然後毫無其他火力準備,上來第一炮就是直接把騎兵炮拖到寨門外兩百步、對著大門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