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七章 多爾袞的應對之策(第3/4頁)

兩黃旗後來為了避免內戰,在濟爾哈朗的協調下,表示願意跟多爾袞各退一步:兩白旗不支持多爾袞繼位,換取兩黃旗也允許另選一位先帝(黃台吉)之子繼位,這才有了福臨(順治)撿漏成功。

由此可見,不管兩黃旗最後推了誰登基,他們死忠於黃台吉,只接受黃台吉的兒子上位,這一點是始終沒變的。

如今多鐸最大的問題,不僅是白給了兩個旗,還偏偏白給的就是他和多爾袞的嫡系,這就讓清國內部的權力結構極大的失衡了——

當然,去年這時候,多鐸選擇帶兩白旗作為南征主力,這個選擇本身也沒問題。因為歷史上他差不多也是這麽選的,在當時的多鐸看來,南下打江淮、打江南,那些文弱之地的漢人,簡直就是白撿一份潑天之功,

既然有立大功的機會,幹嘛不留給自己的嫡系部隊來立呢?誰能想到這個立功的機會最後會變成送命的機會?

此時此刻,多爾袞已經猜出濟爾哈朗在打什麽主意了,但他確實沒辦法反抗,誰讓他的主要嫡系部隊被極大削弱了呢!他的權威已經出現了動搖!

多爾袞只好找其他明面上冠冕堂皇的理由、那些為國家考慮的理由,來說服濟爾哈朗:

“鄭親王!是否繼續對南明作戰,可不能僅僅看我大清是否有余力作戰!哪怕沒有力量取得決定性的勝利,至少也該以戰養戰,保持壓力!

你此前不關心民政,可能還不知道如今我大清的國庫和各地軍需存糧有多麽緊缺吧!去年崇禎之所以亡,主要就是因為北方連年災情太嚴重了!數百萬漢人百姓跟隨闖賊等揭竿而起!

今年災情絲毫沒見好轉,你看看外面二月底了還下春雪,要凍死多少秧苗?今年春荒怕是就要餓死不少人!秋收再沒有好收成,每省、每年,餓死之人至少百萬!天下災荒已經到了無以復加的程度!

我們要養活二十萬旗丁、男女老幼全加起來九十萬滿人,需要的糧草,能指望從這僅剩的一兩千萬北方漢人身上榨取麽?別說榨不榨得出來,就算榨得出來,也會民心盡失!

如今我大清唯一的機會,就是把北方漢人對餓死的憤怒、不甘,轉嫁到對南方漢人的仇恨上去!

我們滿人兵力不夠,重建八旗需要時間,那就立刻擴軍由純北方漢人構成的新軍!用搶劫南方富庶之地的誘餌攛掇北方漢人為我們而戰!”

多爾袞說著,終於拋出了他應對濟爾哈朗“徐徐圖之,重建八旗”方略的對策——建立漢人的綠營軍!給漢人自主,搶劫歸私,鼓勵漢人武裝滾雪球!

濟爾哈朗卻是守舊派,聽了不由又驚又怒:“擴建軍隊豈能如此操切!我們滿人統治漢人,本就如履薄冰,

北方漢人雖經多年酷烈旱澇蝗瘟兵災,戶口連番減半,如今雖不知明確數字,一千多萬肯定是有的,兩千萬肯定不到。

我們滿人不過二十多萬青壯男丁,算上老弱婦孺,全族九十萬人,幾乎要統治十五倍於我族的北方漢人,要是把北方漢人都武裝起來,哪天他們直接鬧起來反我大清,你多爾袞就是大清的罪人!”

雙方理念分歧太深,說著說著就劍拔弩張起來。

不過好在倒是沒有多少私人恩怨,主要還是對統治方法的認識差異太大。

多爾袞稍稍冷靜之後,知道自己失利那麽大,再想一言堂那是不可能的,眼下之計,只有想辦法跟濟爾哈朗再來一次“各退一步”,尋求到新的平衡。

他不由心念電轉,暗忖道:自己所求的,無非兩件事,

一件是立刻組織起新的南征,對南明轉移矛盾,搶劫足夠多的錢糧維持統治,防止內部崩盤。

另一件事,則是為南征這個目的服務的手段,也就是籌建綠營新軍。

如果第二件事情做不到,就算濟爾哈朗答應他第一件事、組織新的南征,如今清廷兵力不足,去了也是白給。

既然如此,不如痛苦抉擇,把立刻組織新南征暫緩一下,換取濟爾哈朗同意他組建綠營,

同時,兩黃旗往兩白旗摻沙子這件事情,自己擺明了阻止不了,不如順水推舟做個人情。

就算將來重建的兩白旗,會相當程度被濟爾哈朗和豪格拉攏,不再絕對死忠於自己。但只要由他主導的漢人綠營念著他多爾袞的好,知道清廷中多爾袞是相對允許給漢人武裝放權的那個,那麽他靠著未來綠營的支持,依然有可能在權力爭奪中有底牌。

有念及此,多爾袞露出一個痛苦的表情,跟濟爾哈朗交換條件:“也罷,如今立刻組織新的南征,確實並無勝算,就算組建綠營,也需要時間操練磨合,今年內是無法用上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