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七章 身中百彈豫親王(第4/4頁)

此前多鐸號召部隊打穿江陰、進入無錫蘇州富庶之地,也還有一層潛台詞,就是覺得一旦進入蘇州,就能籌到船由鹿苑港(張家港)、劉家港等地重新北渡長江北歸。

而現在要是被告知蘇州對岸的江北地區也被明軍光復了,對清軍的士氣打擊絕對是極大的,這就意味著他們去江北的理論可能性也被堵死了。

一連串的腦補攻心噩耗,讓清軍混亂到了極點。而對李成棟的猜疑,造成的混亂絕對比揚州全境失守還要嚴重。

畢竟今天的戰場總寬度接近二三十裏,中軍戰場距離南線怎麽也有七八裏地。明軍在南線用騎兵炮和輕型開花彈臼炮破敵搶灘的細節,中軍清軍是不知道的,他們也聽不到那麽遠的炮聲。

在他們看來,這一切不合理的突然慘敗,顯然要歸結為“李成棟戰前就勾結投敵了”。

於是乎,李成棟在多鐸、完顏葉臣、張存仁等人心目中,就被臨時畫上了一個類似於淝水之戰時、在前秦軍後方擾亂秦軍軍心的東晉降將朱序的人格畫像。

這小子早就重新投明了!還用出賣我大清作為投名狀、換取南蠻朝廷原諒他原先的漢奸行徑!

這樣的念頭如同一根毒刺,在最後關頭,把清軍的士氣徹底擊垮。

要是占總兵力三分之一的南翼友軍,被突然告知其實是敵人的內應,這仗還打個屁啊!李成棟得是戰前知道了多大的利空消息,才如此鋌而走險的!

這種腦補,對清軍的打擊是最為致命的。

中軍原本還在扛線肉搏的張存仁部也好,完顏葉臣的兩個旗滿人鐵騎也好,紛紛先後崩潰,最後傳導到戰場最北端、原本也沒什麽建樹的蒙軍旗輕騎兵,五萬清軍主力被摧枯拉朽,如同山崩海嘯,狂卷東潰。

到了這一步,明軍步兵主力倒是因為跑得慢,只能短暫追殺一陣,就被丟盔棄甲的清軍潰兵拉開了距離。

但曹變蛟的兩萬明軍騎兵,卻是如魚得水,鐵騎追殺丟盔棄甲的敵軍逃兵,簡直不要太爽。明軍騎兵跟韃子打了這麽多年仗,還真就沒逮到過這種背刺狂捅亂殺的爽局。

兩萬鐵騎縱橫切割,掀起腥風血雨,直接倒在明軍屠刀之下的韃子,何止萬人之巨?

血腥追殺一直持續到當天傍晚,多鐸的五萬主力,直接被殺的就超過兩萬多人!堪稱恐怖。

剩下的不是被踐踏傷殘、陷入泥濘中哀嚎,被明軍步兵追上來補刀,就是直接跪地投降——當然,投降的主要是李成棟的新降漢奸軍,這些人幾個月前還是明軍,投降起來也沒什麽心理負擔。

而滿人知道自己不得好死,往往都在潰逃途中一旦被追,就返身廝殺試圖奪路活命,但往往被優勢明軍圍毆很快殺光。

“穿金甲的是多鐸!殺多鐸!”因為多鐸的目標太大,曹變蛟當然知道要追大魚,所以他中軍的幾千最精銳明軍鐵騎,包括那一千多有馬上短火槍的精銳,全部都是咬著多鐸那一個旗的滿人騎兵追殺。

正白旗最精銳的幾個甲喇,一直保著多鐸本人突圍奔逃,這些部隊也算是清軍精銳中的精銳,是多爾袞多鐸兩兄弟的核心家底,很多士兵甚至是多爾袞多鐸兄弟的嫡系貼身包衣奴才。

即使到了這一步,清軍徹底全潰,這些包衣奴才死士侍衛依然拼死抵抗。曹變蛟追上來的明軍,光是人數就已經達到了他們的數倍,武器還有絕對優勢,多鐸的親衛也是抵擋不住。

但不得不承認,多鐸最後這支銀子喂飽的嫡系親衛,實在是天下強軍。

在把他們斬盡殺絕的過程中,明軍騎兵居然還是付出了一千多人戰死的慘痛代價!還有更多人不同程度負傷!才算是把滿人正白旗騎兵滿編全殲、殺光一個不留!

多鐸身邊這些人也確實硬氣,真是被殺光的,沒有人投降,都保護著王爺戰鬥到了最後一刻。

多鐸也沒做什麽“丟掉鑲金的王爺鎧甲,偽裝成士兵逃命”的丟人事兒,他這人素來狂傲,黃台吉活著的時候他都敢頂撞,怎麽肯丟了面子!

最後多鐸就穿著他那身被霰彈鐵渣鉛珠打得稀巴爛、但外表鑲嵌的黃金依然金光燦然的金甲,被打成了馬蜂窩。

多鐸至少中了幾十發左輪手槍彈,渾身血壓都不夠噴了,倒斃於亂軍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