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四章 準備萬全,對多鐸的最後一戰(第2/3頁)

如今多爾袞也知道這種情況,他也一直睜一只眼閉一只眼,沒想貿然強行改變。他對這些不分戶的旗民唯一的要求,就是“某一戶的正丁戰死了,或者老得不能從軍了,必須從該戶其他非正丁裏出一個頂替兵役”。

所以,今年多鐸出事之前,滿八旗實際上一共有八萬多正規軍騎兵,還有大約每戶至少兩個非正丁的“預備役”,也就是大約十五萬人。

把全族青壯健康男丁、正規軍和預備役都算上,滿人可以拉出二十多萬兵役。如果再算上老弱病殘,全族男性人口能有四十多萬,再加上婦孺,滿人全族大約是八十到一百萬人。

從這個角度看,多鐸哪怕丟掉幾萬精銳正規軍,多爾袞還是可以從預備役裏抽人口補齊的。但要是再來一兩次,滿人統治絕對要崩盤,多爾袞不得不提前開始琢磨綠營的事兒。

但不管怎麽說,也是遠水不解近渴了。

多爾袞是臘月二十二下的令,河北清軍根本無法直接用於去南方援助。而山東清軍二十四接到命令,還要準備開拔,至少臘月底才能啟程了。

大軍調度,可不比八百裏加急信使,集結行軍都是很緩慢的。從山東日行八十裏甚至百裏南下,一千二百裏總路程就得半個月到揚州。

阿濟格那邊也差不多,估計至少明年正月初十能有大批援軍緊急趕到揚州。這中間還夾雜了年關,肯定會讓無數將士怨聲載道。

多鐸顯然等不了那麽久了。

……

話分兩頭,臘月二十四這天,也是曹變蛟部騎兵重新南渡長江、機動到位後,又經過了三四天的休整,差不多恢復到了全盛時至少八成以上的戰鬥狀態。

北方多爾袞的援軍令,才剛送到山東清軍將領手上呢,江陰戰場這邊,多鐸終於要迎來明軍的全面進攻了。

毫無疑問,過去這十天,多鐸還在江陰周邊蹉跎,深陷泥潭。

此前朱樹人就評估過,南京之戰,耗費了至少多鐸三成的軍火彈藥。後來鎮江金山寺之戰,雖烈度不大,但持續時間更久,一度絞肉消耗。

這江陰之戰,前後也強攻了半個月了,還花了大量物資精力在摧毀閻應元設下的外圍三角堡工事上。光是幾次爆破,每次至少填埋黑火藥數千斤,甚至更多。

所以,多鐸軍中哪怕把火槍部隊的全部儲備火藥,都挪給炮兵部隊,也依然是不夠用。臘月二十四還沒到,多鐸部的火藥就徹底打光了。

或許多鐸也預感到了即將到來的野戰,但他想的也許是:火藥就是拿來攻堅的,野戰沒火藥也無所謂。既然只剩一點點了,要是還攻不下江陰,以後也不可能去別處打攻堅戰了,不如孤注一擲,不成功就只能流竄作戰了。

火藥用盡後,清軍的火炮炮彈雖然也差不多打光了,沒怎麽浪費,但那些火槍部隊預留的鉛彈、鐵砂等子彈,卻是徹底浪費成了擺設。

火藥被挪用,火槍全成了燒火棍,小鉛彈也只能丟著玩了,或者期待軍中出幾個“沒羽箭張清”型的投擲物高手。

除了被廢掉的火器部隊,清軍箭矢弓弩損耗也非常厲害,箭矢雖未射盡,卻已經有大量摻雜戰場回收的二手箭了——

江陰攻防戰這些天,每天矢如雨注,城內明軍的反射也一樣犀利,城外好多地面都跟蘆葦蕩子一樣,剛打完的時候白茫茫全是尾羽,清軍就從泥地裏拔二手箭甚至三手箭回射。

這些箭矢的鐵簇部分倒是不易損壞,土地泥濘的情況下,拔出來還能射。但尾部的翎羽卻是損壞最快的,會嚴重影響射擊精度,所以也就只能作為覆蓋拋射之用,想給射術精良的射手做精確射擊用,絕對是會誤事的。

想不明白這一點的,完全可以想象一下,連後世的羽毛球多打幾次,都會因為炸毛而兜風亂飛。

箭矢飛射時的速度比打羽毛球不知快了多少倍,翎羽的損耗速度也至少相當於飛行速度倍數的平方。

而就在這樣幾乎可以說是彈盡糧絕的環境下,朱樹人拿來了揚州守將劉良佐等人的首級,他還準備在決戰之前,拿著這堆人頭,火線再打崩一下多鐸的士氣。

這天傍晚,江陰大營內的多鐸軍斥候,便向多鐸匯報了明軍的最新異動:

“王爺,今日午後探得,明軍主力忽然用不知什麽手段,造成了我丹陽縣守軍內亂兵變,隨後明軍便奪取了丹陽縣!

隨後明軍馬不停蹄,三面虛圍武進縣,並繞縣繼續東進,已經逼近我軍了,如今距離我軍大營還有六七十裏,明日定然要跟我軍裝上了!”

被連續三場失敗的攻堅戰折磨到心情沮喪的多鐸,難得眼神裏閃過一絲賭徒的光芒:“朱樹人這是吃錯藥了?他終於敢跟孤野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