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三章 整個清廷亂成了一鍋粥(第2/2頁)

左子雄腦子從來不往這些官場齷齪上想,他就是個純粹的軍人,哪怕這幾年刻苦學習,軍事謀略有所長進,但政治上的謀略依然是一竅不通。

朱樹人從政治角度如此分析,立刻就讓他豁然開朗,果然還是國姓爺看得高遠。

朱樹人一副智珠在握的樣子,繼續說道:“如今,揚州失守,劉良佐被殺,淮南清軍再想捂蓋子,便絕對不可能了,哪怕他們再懼怕多爾袞,現在也要盡快報憂。

如此,我們必須提防清廷從河北進一步調兵過來增援,更快一點的話,淮西河南阿濟格部也會被抽調。

如今我只留黃得功的一小半兵力,加上鄭成功,防守揚州府。他們擋住鳳陽尼堪、淮安孔有德是綽綽有余的,但要想擋住清軍從河北河南新調來的大批精銳援軍,就難了。

所以,我們要在河北河南清軍主力抵達淮安前,就把多鐸的首級拿到!一旦到時候清軍援軍知道多鐸已死,他們拼死救援的決心也就會受到重創,不至於不惜代價跟我們玩命。

而且只要讓他們知道江南清軍已經徹底覆滅,清廷高層自然也會冷靜下來,重新評估敵我實力對比,如此,我們才可以以戰止戰,得到休整消化戰果的時間。”

最後這半段話,朱樹人已經不只是說給左子雄聽的了,也順帶著說給其他幾個剛剛進來請示部署的將領們一起聽,也算是一半解釋一半戰爭動員,讓大家都意識到快速解決多鐸的政治意義。

“部堂大人果然神算,經部堂如此剖析,我等才知速滅多鐸,竟有如此重大的額外意義。確實,咱要跟清廷搶時間!

不能讓他們從後方調來救援多鐸的大軍趕到江北發起總攻!要在這之前就滅了多鐸!順帶也是滅了新援清軍的威風士氣,讓他們白白跑個空趟!”

眾將統一思想後,戰意自然更為爆棚,各部都緊鑼密鼓準備起來,從思想到物質,都做好了最終決戰的部署和準備。

……

朱樹人對敵人反應速度的估算,還真就非常精準。

如前所述,揚州城十六日城破,城池被圍前其實劉良佐就給尼堪和孔有德送信了。

不過當時尼堪和孔有德還沒有覺得事態嚴重到需要請示朝廷的程度,他們依然覺得靠著兩淮地區的清軍,有能力解決這個問題。

曹變蛟的渡江,在他們眼裏,也還被定性為明軍的一撥試探性偷襲,說不定明軍只是想來擾亂江北、撈一票就走,打打海盜戰。

要是把一場海盜戰就直接當成大威脅上報多爾袞,最後卻發現鬧了個烏龍,那對於他們的仕途升遷可是大大的利空,誰也不想拿自己的前途開玩笑。

然而,這種輕視,最終隨著兩天半之後、孔有德的援軍抵達淮揚之間的高郵縣時,被徹底更正了。

臘月十七下午,孔有德援軍行軍到高郵湖畔,眼看無法繼續連夜趕到揚州,就想先進高郵縣駐紮休息一夜,免去野外紮營之苦。

結果就在進入高郵縣不久,揚州失守的消息,也陸陸續續傳來了,孔有德確認再三無誤,才知道事情真的大條了。

而且,逃回來的敗兵帶來的消息中,還有很多滿天飛真假難辨的謠言。比如朱樹人讓曹變蛟喊話的“江南戰役已經結束,多鐸已經被明軍所殺,江南清軍全軍覆沒”之類的話,也都被揚州清軍潰兵帶了出來。

孔有德在揚州失守的鐵證面前,再加上這許多利空疊加,簡直一時被嚇懵逼了,再也不敢思考仕途前途問題,眼下他只想保命穩住局面。

“快!六百裏加急!不,八百裏加急!立刻向京城報急!等等!光向京城報急還不夠,再派一路加急,去淮西河南找英親王!英親王離得近,說不定能棄攻南陽分兵來救!”

為了防止信使半路出意外或者被截殺,孔有德還不惜馬力,往每個方向都派出了三個信使,這樣就算有使者出了意外,剩下的也能把信送到。

信使連夜出發,兩天後的臘月十九日傍晚,就送到了西邊的阿濟格手上。

又過了一天多,臘月二十一日淩晨,就送到了北京城。當天一早卯時三刻,多爾袞剛起來準備辦公,就得到了十五弟危急的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