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五章 見招拆招(第2/3頁)

要是直接讓朱樹人莽上去,朱樹人部也是千裏行軍,遠來疲憊,萬一有個閃失,反而會動搖大局,這主動尋求野戰決戰,是萬萬急不得的。

所以史可法肯定得有個最壞的心理準備,預想到會丟失一座甚至兩座府城,然後再指望以南京周邊的山川地利困住多鐸,以圖後計。

史可法跟沈廷揚最後對著地圖又看了一下,不光鎮江不好守,再旁邊的常州也是肥沃的平原地帶,無險可守,此前南京朝廷也沒有財力對每一座府城的城墻都徹底翻修確保扛住紅夷大炮,所以多鐸集中紅夷大炮轟擊的話,常州也可能跟鎮江一樣不幸。

最終核算下來,要從常州府的府治武進縣,一路退到江陰、無錫二縣,才能確保有較大把握徹底穩住陣腳——

無錫一帶,已經是太湖北岸了,水網縱橫,運河也多,史可法原先也做過一些迫不得已的調研備案,確認可以把太湖北岸的幾條運河提防挖開,多蓄一些太湖水北溢,進一步阻斷太湖和長江之間的低窪通行道路。

如此,雖然會導致無錫城西一些農田被淹,卻能穩住大局。無錫城北便是江陰,江陰有黃山(不是安徽那個黃山)、惠山等山區,可以阻斷清軍越過江陰一線的陸上通道,保護住無錫、蘇州。

至於清軍試圖往南燒殺搶掠一路破壞,史可法倒是不太擔心,因為從常、鎮往南,很快就是江浙交界的浙西天目山了,天目山區也有一定的明軍部隊據險而守,史可法曾經把麾下相對能打山地戰的部隊調過去了,還提前喂了些銀子(沈廷揚出的錢),

再傳令浙江巡撫張國維和浙江總兵蔣若來火速來援,扼守天目山,清軍必然無法突破。

東南兩面都有規劃過堵截陣地,北面和西北面都是長江,剩下就只有西南一個缺口。

不過西南是朱樹人上遊援軍的來路方向,一般不用太擔心,只要提防朱樹人遠來疲憊時,立刻被多鐸逮住逼著野戰決戰。

所以,但凡有個可以確保朱樹人進可攻退可守的關隘,供朱樹人駐軍,就沒問題了。

恰巧南京城西南方向,也確實有一個合適的關隘——位於馬鞍山的大勝關,

這地方自南宋開始便是南京周邊的江防要塞,地勢極為險要,也依托了南京西南一直延伸到長江邊的山脈,再配合上後方的采石磯渡口,水陸協防,朱樹人的軍隊只要抵達采石磯、大勝關,就不怕多鐸沿江往上遊蔓延。

史可法大致把自己的圍堵計劃,跟朱常淓匯報了一下。他能做的,只是困住多鐸,相持疲敵,而最終給多鐸致命一擊的,只能是朱樹人。

朱常淓看著地圖,也生出幾絲悲憫不忍之心:“按照這個方略,鎮江府全境百姓,怕是都要暫時被韃子奴役了,常州府江陰縣以西的部分,怕是也要遭到荼毒。

而應天府除了南京城和大勝關以西的土地,其他心腹平原地帶也要被荼毒,加起來,至少是整整兩個府的軍民錢糧要暫時淪陷。”

史可法也知道皇帝仁慈,只能說他會盡量疏散錢糧人口,好在此前為了江防,他已經預備做了一些堅壁清野,把鎮江常州等不易防守地區的官方府庫錢糧,盡量往南京和江陰收縮了。只是民間百姓的財富此前不好轉移,敵人沒正式打過江來,就隨便遷移人口,反而容易引起更多恐慌。

朱常淓聽說兩府的官方錢糧軍備倉庫已經轉移,這才稍稍松了口氣,看來不至於讓官府的儲備落入賊手資敵了,他也就準了史可法的一切安排。

史可法的動作也非常迅速,立刻派出飛馬斥候,利用龍潭衛守軍爭取的這一個白天的時間,把消息徹底送到鎮江、常州各縣,通知百姓軍民能進入府城籠城死守的,便籠城死守。周邊郊縣的,盡量往江陰、無錫轉移,東邊江寧等地,能進南京城的就進南京城,不能進南京城的就往大勝關、采石磯轉移。

多鐸倒是沒預料到史可法反應這麽快,上岸後的第一天,他主要用來解決龍潭衛,外加肅清棲霞山登陸場了。

當天下午確保登陸灘頭徹底肅清安全後,他的先鋒才一路行軍到南京城郊,但因為只是數千行動較快的騎兵斥候,也沒法攻城,只是草草在城外立了一個營寨。

至於南京城外的紫金山,多鐸派來的先鋒騎兵倒也有試圖上山占據險要,但史可法顯然不會給他們這個機會。

史可法知道,自古守南京必守紫金山,所謂“鐘山火起金陵陷”,要是城外紫金山的制高點丟了,南京城就危在旦夕了。

更何況如今是明朝,紫金山上還有埋葬朱元璋的明孝陵。

所以明軍在南京城外也留了足足兩三萬兵馬,就依托數百年來經營的孝陵衛工事,在紫金山險要處駐防,跟城內守軍成掎角之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