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四章 樓船夜雪瓜洲渡(第2/2頁)

江心的大船上,多鐸借著靠岸前才打起的微弱火光,觀察著岸邊的進展,臉色很是肅穆,看不出情緒波瀾,只是冷冷地催督麾下兒郎加把勁,不要在乎傷亡,一切以站穩腳跟為主。

在清軍不計傷亡的登錄下,明軍很快露出了頹勢——清軍的登陸線越拉越長,幾乎涉及到了附近十幾裏的江岸。而明軍在這裏只有一個營,四處堵漏顧此失彼,南京城內的主力部隊,又不可能來得那麽快。

所以一刻鐘之後,明軍只是在棲霞寺正面的江灘上,擊斃了清軍精銳千余人,但還是被左右兩翼的清軍成功大規模登陸了。

隨著清軍站穩腳跟兩翼包抄圍裹上來,明軍很快就崩潰了,負責龍潭衛的明軍守備只能一咬牙帶著士兵們退回棲霞寺,據險而守。

清軍嘗試了一番,因為天黑難以上山,又被明軍守住了棲霞山險要,一陣陣火槍弓弩滾木礌石往下狂砸猛射,清軍付出了數百人命後,只好暫時選擇對棲霞山圍而不攻,只顧接應更多後軍登陸。

清軍登陸後一個多時辰,這一重要軍情,才被龍潭衛守備第一時間派出的告急快馬斥候、送到了南京城外。

南京守軍夜裏看不清情況,並不敢開城門,是放下吊籃把報信斥候吊上城頭的,隨後立刻送去面見史可法匯報軍情。

龍潭衛守備派出的信使也不止這一路,除了向南京城報信外,他還分別派了快馬去更上遊的采石磯報信,讓那裏的江防友軍鄭成功部,也提防清軍迂回偷襲渡江。最後一路信使,則是快馬去下遊的金山寺,告知那裏的江防參將鄭鴻逵。

清軍渡江後兩個時辰,上遊采石磯的鄭成功,和下遊金山寺的鄭鴻逵,連忙在深夜組織部隊登船開拔,從兩個方向向著六合縣與棲霞山一帶合圍過來,船只又經過至少幾個時辰的航行,到了當天白天午前時分,才算是徹底堵上了缺口。

但這加起來五個多時辰的時間差裏,清軍偷藏在滁河裏的那些小船,已經搶運了至少兩批人馬過江了,

一切比多鐸預期的進展還順利,他幾乎把麾下整編兩個旗的滿人騎兵,和兩個整編旗的蒙古騎兵,都運到了長江南岸!還有大約三個漢軍旗規模的漢人仆從軍。

整個過程中,清軍倒也累計付出了數千人的損失——在搶灘登陸戰的過程中,傷亡總數控制在了兩千人以內,也就一千大幾百。

剩下的兩三千,則是在被趕來的鄭鴻逵、鄭成功截擊時產生的,主要是江面上一些殿後的船只剛好被逮到了,最後一批清兵被半渡而擊,直接殺死在江裏,連人帶船或擊毀、或跳幫接舷戰砍殺殆盡,連船俘虜。

數以百計的清軍戰船,也在鄭家叔侄趕到後,被殲滅在江面上。

但相比於這總共加起來不到五千人的傷亡損失,能把那麽多精兵主力渡過長江,多鐸覺得是完全劃算的。

江面上的水戰南蠻子占優沒關系,現在他已經過了江了,而且大部分紅夷大炮都是跟著第一批主力過江的,並沒有被截殺損失太多。現在他有騎兵有大炮,江南還不是任他縱橫!

留在揚州江北的,只有一個旗的滿人騎兵,作為鎮守後方樞紐的主心骨、確保能鎮住淮南的場子,防止明軍反攻,然後還配套了一些蒙古兵和漢兵,加起來也就多鐸這一路總兵力的四分之一左右。

清國全國的核心戰力,不過是滿八旗、蒙八旗、漢八旗,加上一些新降軍、仆從軍這次多鐸一下子把二十四個旗中的七個旗渡過了長江,他自覺光靠這點力量,哪怕不需要援軍,都能徹底把江南攪爛了!

過江當天,多鐸就先集中力量,把棲霞山的龍潭衛滅了,衛所剩余的兩千多明軍,也確實頂不住清軍的攻擊,僅僅抵抗了不到一天就覆滅了,將士們血戰一番後,外無援軍,最後幾百個殘兵敗將不得不跪地投降,也確實不能怪他們。

他們爭取了這一天的時間,倒是讓明軍其他各部得以反應過來,連忙收縮戰線,把守要害,南京城內,史可法和沈廷揚在探明敵情之後,也不得不緊急召開了禦前軍議,緊急商討對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