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七章 摟草打兔子(第2/2頁)

而劉芳亮更是直接對著曹變蛟投降了,李自成身邊主要文武,經過計點,似乎只有一個宋獻策跟著他一起跑掉了。

兩人又合計了一下後續的追擊,讓久戰的部隊稍事歇息,拉起了一個包圍網。

李定國看著曹變蛟的部署,似乎是要仗著騎兵的速度優勢,沿著這一帶的荊山邊緣拉起半邊包圍圈。

他不由有些擔心:“曹將軍,那若是這闖賊往荊山深處逃亡,一路去往鄖陽、武當山等地,又當如何?莽莽群山之中,怕是不好搜剿,此賊十余年來,慣於如此。”

曹變蛟:“放心,總督大人敢放他渡河,自然是準備好了十面張網。西邊也有借調川中兵馬來堵口。

早在今日之戰前,四川兵備道的張道台(張煌言),就帶著方國安的一部人馬,回鄖陽方向堵口了。方國安麾下那些夔東各家兵力,擅長山地搜剿,那一側就交給他們吧。”

四川軍隊當中,秦良玉馬翔麟母子一直在駐防漢中,也不好特地調得太遠,所以朱樹人戰前在想到要動用四川山地兵時,就想到了勉強用用方國安。

方國安歷史上不算多忠義之輩,但好歹也算是堅持到了歷史上潞王在杭州的政權時期,他後續的背叛,多半也是看在局勢實在不可收拾。如今有蝴蝶效應,對於這種能爭取的人才,當然要盡量給他機會,往忠義的方向強化塑造。

而他帶來的山地兵,也都是歷史上夔東十三家裏那些渝地本地抗清義軍的底子,之前很多都參加過朱樹人光復重慶的戰役。

……

搜剿還在持續,又過了一天,朱樹人本人也姍姍來遲地帶著又一支援軍趕到了戰場。

他本人畢竟不可能跟曹變蛟這樣的騎兵名將一般快速反應,但這種潑天之功,他本人當然也要親臨督戰,爭取把擒獲李自成的最後一戰捏在自己手中,好歹撈一個統籌指揮的功勞。

這一點,曹變蛟心裏其實也清楚,也想得通——未來的南京朝廷,最說了算的,其實就是朱總督了,為先帝報仇這種功勞,怎能完全不參與?要是不參與,只會導致上下失序,獨吞功勞的人自己心裏也會不安心。

而且退一萬步說,就算朱樹人不能上陣督戰,就憑他定下的誘敵渡河計策,那就是李自成覆滅的最重要原因。其他人只是實際操作參與廝殺,但沒這條計策,就算殺敗了李自成也未必能確保誅殺他本人。

朱樹人提前安排表哥張煌言也來蹭功勞,也是存了提攜親信的念頭。張煌言是在去年入川追殺張獻忠時,封的四川兵備道,後來張獻忠被滅的過程中,張煌言本人的功勞不夠明顯,也夠不到再升一級。

另一方面,也是張煌言同樣太年輕,他只比朱樹人年長了四五歲,朱樹人二十三四歲到督撫,張煌言也不過才二十八歲當到道台。

眼下張煌言二十九了,能在圍堵李自成中再撈一點,朱樹人也好幫他謀個僉都禦史的頭銜,哪怕不能直接實授巡撫,好歹級別上的坑先占住。

朱樹人從來都是內舉不避親的,只要他的親戚確實有才幹,當然要用了。無論是父親沈廷揚還是表哥張煌言,歷史上就留下了忠義之名,幹嘛不提攜。

一到戰場,朱樹人就召見眾將,並且先口頭嘉獎了一番此前戰事有功之人,並且進一步分派了任務。

“曹將軍,朱副將,李參將,本官會為你們請封的,務必再接再厲,速戰速決——本官也是臨時被其他軍務拖延,耽擱了半日。

戰局不等人呐,天下本是一盤棋,不能光盯著湖廣看。就在昨天晚上,信陽那邊劉國能又送來六百裏加急的軍情,說是鳳陽府的偽福王政權,居然開了鳳陽城直接對多鐸投降了!

我還以為,多鐸這種殺人魔王,肯定遇到姓朱的王爺偽帝都會殺了幹凈,沒想到他身邊估計還有能人,竟然接受了福王的投降,應該是想立他為傀儡跟我們一戰了!

南京那邊,應該跟信陽守軍差不多前後腳得到的消息,陛下催我們加速解決李自成的詔書,估計已經在路上了,兩三天就可能送到襄陽。我們爭取快一點,東線也不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