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三章 打贏不難,難的是不給機會跑(第2/2頁)

“闖賊此番南下,還有多少兵馬?可曾打探清楚了麽?這廝還真是欺軟怕硬!明明都到了民族危亡的關頭,就因為我們比韃子富庶,就寧可打漢人內戰!此戰我們務必誅除首惡!

只要李自成劉宗敏這兩個罪不可赦之賊死了,其他都要爭取像袁宗第那樣招降,韃子已經開始全線進攻了。”

一旁的曹變蛟渾身精良重甲,外罩紅袍,在九月秋風中看著也是非常肅殺,他更有一番當了十幾年九邊精銳、屍山血海殺出來的氣場。

因為他麾下有騎兵強軍,斥候無敵,朱樹人來之前這幾天,他也已經把最新的敵情打探清楚了,便應聲解答:

“闖賊此前在河洛被截斷、關中留守部隊被分割後,也是元氣大傷,河洛之戰前,闖賊始終號稱三十萬眾,其實根本不足。

河洛之戰後,李自成身邊總人數不會超過十五萬。而且經過多次被韃子擊敗,大多是重新拉來的老弱,戰力不足為慮。真正的老兵,從河北撤下來的,最多四五萬人了,其中參加過山海關大戰的,也就兩萬多。”

曹變蛟報的這個數字,倒是不至於把裹挾婦孺算進去,至少都是成年男丁,至於有沒有老弱,就不好說了。

朱樹人眯縫著眼算了下,李自成中軍算他還有十四萬人,有一年以上戰鬥經驗的五萬,真正精銳老兵兩萬多,確實可以確保拿下。現在的關鍵,是如何誘敵一擊即中,不給對方繼續逃跑流竄的機會。

朱樹人想了想,又問:“左良玉那邊呢?他真是鐵了心當漢奸了?他此前雖然跋扈,先帝時便已聽調不聽宣,但畢竟還有大明武臣的身份,只要放下兵權,求個活命還是容易的,他就那麽執迷不悟?”

這個問題曹變蛟顯然也打探過了,嘆息道:“據我軍斥候探報,左良玉倒是沒有跟李自成合營,他也放不下這個面子。不過,他事實上是作為了李自成的客軍,大家平等聯手。

南陽這些年也錢糧短缺,左良玉擴不了多少軍隊,雖對外號稱十萬,實則主力也就他帶了多年的兩三萬人。李自成眼下是不可能直接吞並他的。

估計他是打著要自立的旗號吧,另外,聽說左良玉已經病重,他的人馬就愈發人心浮動了。說不定其中不少不忠不義之輩,是覺得李自成和朝廷都沒希望,已經要投韃子了吧!”

朱樹人眉頭一皺,左良玉的殘部,在原本歷史上也是一個大問題,因為左良玉病死之前,跟南明朝廷撕破臉了,他部下怕清算,帶著他兒子左夢庚直接投降了清朝。

如今朱樹人來都來了,當然不能讓這個悲劇重演,他不但要吞並李自成的人馬,更要確保把左良玉那幾萬人也吞過來,都用在對外戰爭上!

想到這兒,朱樹人甚至有一點慚愧,因為他清楚,左良玉這一世沒法跟著朝廷混,主要是因為他原本就跟朱樹人有仇,朱樹人的地盤就是從左良玉手上搶過來的,雖然朱樹人也是不得不為。

無論朝廷怎麽示好,左良玉都會擔心被解除兵權後,被老對頭針對。

朱樹人思忖再三,想了一點:“我軍在襄陽以北,也就是漢水北岸,還有多少防區縱深?”

曹變蛟想都沒想:“不過新野,鄧縣等處。”

朱樹人大手一揮:“事實上我強敵弱,但明面上還撲朔迷離。要速戰速決,就要誘敵深入。對外放出風聲去,只說陛下懦弱,要求外兵勤王,把湖廣兵力抽調了相當一部分去南京,不過尺度注意拿捏,別放得太明顯太假。

然後讓新野鄧縣暫時撤防,少量百姓錢糧也都帶走,南渡漢水,宣示我軍將以守為主,依托漢水布防,不想在那些易攻難守的漢北平原作戰。

當然,撤防的時候,要虛則實之,實則虛之,留一點人斷後,表現拙劣一點即可,就模仿《三國演義》,來點白河攔水淹敵、新野城內放火的小把戲。

燒死淹死多少人不重要,重要的是讓李自成、左良玉興奮起來,敢搏一把。你和左子雄的旗號也都撤了,朱文禎的也撤了。

留下一個跟左良玉認識的金聲桓,作為襄陽防守主將把旗號掛出去,再把孫可望李定國他們的旗號大張旗鼓,擺出我軍以流賊降軍為防守主力的姿態。”

曹變蛟一一記下,表示立刻去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