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九章 繼承大統(第3/3頁)

黃得功是朱樹人派去提防福王從鳳陽入侵信陽、擴大地盤的。張名振則是運氣好,當初堵住了劉良佐渡江。但他們的功勞畢竟要低一級,這些伯爵都是不能世襲的,只有他們本人可以終身擔任一代。以後再有功勞,可以酌情再加賞。

其他平叛有功的將領,不夠突出卓著的,凡是原本就有總兵官級別,如今也都給個將軍號,提高榮譽待遇。

另外,朱樹人在這次平定兩廣、回事途中順便還把兩廣和江西交界的贛南山區流賊殘部打擊了一下,整個過程中,朱樹人也給了一些此前崇禎時期被戴罪立功禁錮的降將以表現機會。

比如,一直堅持到張獻忠死前才投降的李定國,因為這一世是在崇禎末年被解決的,所以哪怕戴罪立功,此前也不好給官職。

朱樹人為了用好李定國、孫可望等人,也是煞費苦心,這次就帶著他們一起,去平叛靖江王的途中刷功勞。朱樹人還不好用流賊舊部去直接打叛亂藩王,怕被人指責“以疏間親”,所以就只能讓李定國在贛南山賊身上刷刷。

好在此前殘留在贛南的山賊,基本上也是崇禎十五年時、張獻忠在衡州決戰中被朱樹人打崩後,往西逃散的那部分偏師。

所以李定國孫可望奉命去剿輔並用,也算是非常順利,當地頭目聽說朝廷可以既往不咎,只要處理幾個截殺守法藩王的典型,其他人都能投軍,還足餉確保不被克扣,也就大部分歸降了。極少數死硬分子,也成了李定國刷功勞的人頭數。

有了這一波名分,朱樹人就順勢幫他們請功,讓孫可望、李定國都暫時得了一個參將的級別。後續是否能升遷,就看他們帶著改過自新的西軍舊部,能不能好好在北伐當中立功了

總的來說,潞王朱常汸登基後這一波升賞封爵,已經是很克制了。相比於歷史上福王登基時、直接給江北四鎮和左良玉都普發式封伯甚至封侯;朱常汸給出的大明爵位依然是值錢的,沒貶值太快。

當然,所有應該被升賞人裏面,最應該被升的,還是朱樹人。

可惜他太年輕,而且他的生父已經被架到了內閣次輔位置上,他也不可能入閣。而爵位方面,崇禎臨死前最後一個月,當時為了勸誘朱樹人北上勤王,已經把他的克虜侯升為鄂國公了,這也沒法再升——

至少目前為止,潞王還沒頭鐵到覺得“因為朱樹人被先帝賜國姓,也姓朱了,所以就可以封王”。

歷史上鄭成功在永歷後期倒是被封為延平郡王了,孫可望李定國甚至被封過一字王,但那是爵位徹底不值錢、朝廷崩摧流浪之後的事了。現在南京朝廷還算穩固,朱樹人的功勞也不夠格破例。

最終各方權衡折衷,朱樹人總算是被“加兵部尚書銜、總督湖廣兩廣四川諸軍事”。

也就是把他的總督轄區,從湖廣一省,擴大到湖廣、兩廣、四川三省,等於是南明朝廷自江西以西的一切事務,都歸朱樹人全權掌握。另外為了配合數省的轄區,自然也要加兵部尚書銜了。

明朝慣例,一般總督一兩個省的可以不加兵部尚書銜,或者只加兵部侍郎銜。但總督三省及以上,就必須加兵部尚書銜,才能統籌全局——朱樹人穿越之初,他的第一位官場引路人楊嗣昌楊閣老,就是加兵部尚書銜總督六省軍務。

朱樹人花了整整五年半,才算是爬到勉強能跟穿越之初楊嗣昌相近的位置,但他的總督區還是小了點,而且少一個大學士、閣老的頭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