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四章 兩頭吸血屬於基本操作(第2/3頁)

這一點宣傳攻勢,也是非常重要的。

歷史上河北三邊明軍,在從賊後就特別鐵杆地調轉槍口打南明,主要就是因為大明的制度過於苛責武人,儒生士大夫動輒上G上線,再加上崇禎朝十幾年的嚴酷律法和缺乏彈性的制度,搞得河北三邊人人自危,

都怕“先帝死的時候,我們見死不救,要是大明重新起來了,我們會不會被清算”,這就只能一條道走到黑,給大明送葬了。

畢竟河北三邊的明軍,在“不救駕”問題上,確實是嫌疑最大的,他們離皇帝那麽近,都坐看崇禎之死,或者在皇帝還沒死前投敵,不忠於崇禎這點確實沒得洗。

所以在這種節骨眼上,放棄追究武人的歷史責任,靈活變通圓滑,是非常重要的。

或許未來南京城裏那些袞袞諸公還會繼續講原則,但他朱樹人可以提前大包大攬擔責任許諾出去:只要他朱樹人掌權,未來就絕對不許文官集團翻甲申之變參戰部隊的歷史責任舊賬!

倒是針對文官集團的歷史責任舊賬,朱樹人是不怕翻的。反正文人手裏沒有刀把子,將來時機好就清算,也沒什麽大不了。

當然現在形勢危急,也還不急著說這事兒,裝不知道裝糊塗就好了。

而且,就算朱樹人的許諾沒有法理效力,他說了不算,但至少眼下他控制著大明最主要的財源。對於是否給北方南撤的、有歷史遺留問題的明軍發餉發糧的問題,他能說了算,那就夠了。

當兵的只要先有口飯吃,有軍餉花,就能暫時被穩住。

他爹沈廷揚還執掌著南京戶部尚書的位置,而在北京六部覆滅的情況下,沈廷揚就相當於是新的戶部尚書了,發錢權征稅權捏在沈家人手上,說話就極有公信力。

而且戶部尚書這種實權職位,在未來的南京朝廷中,雖然不可能當到首輔,但也絕對是內閣中重要的閣老!

退一萬步,說句大逆不道的話,這南撤的河北三邊明軍,是在聽信了沈廷揚、朱樹人的“不清算許諾”後,才願意繼續為大明效忠的。

要是哪一天,南方的朝廷,想讓另一派掌權,讓那些否定沈廷揚、朱樹人大政方針的政敵掌權,這些原河北三邊明軍,就是用腳趾頭想想,都知道他們該用自己手中的刀槍支持誰!

不力挺國姓爺長期掌權、換一個腦子軸愛清算歷史責任的文官當首輔,那他們這些屁股上不幹凈的原河北三邊明軍就都會受到嚴懲!

只有國姓爺長期掌權,他們的榮華富貴才能長久得到保障!他們的身家性命,從此都跟國姓爺的掌權綁定在了一起!國姓爺掌權一天他們就有一天好日子過!

要被清算問罪、還是榮華富貴,自己看著辦吧!

……

朱樹人瘋狂正反手一起抽血、同時削弱著李自成和吳三桂,把抽來的血都用於強化未來南方朝廷武裝的同時,

吳三桂和多爾袞的談判,也終於有了進展。

這兩件事情,時間上其實也是並行的,甚至多爾袞做出決策改變的時間,比鄭成功的第二波船運撤軍,還稍微早了那麽兩三天。

早在正月二十三,也就是吳三桂答應鄭成功全新條件後的次日,他就最後一次派出了跟多爾袞聯絡的使者,也帶去了最新版的條件,一切都是按照朱樹人遙控點撥的說辭說的。

多爾袞和他的部隊,倒也沒有滯留在盛京(沈陽),而是親自前出到了塔山,擺出一副隨時便於介入的樣子。

塔山距離山海關只有最後二百裏路,而且還有路可以繞過燕山,從北側走柳城草原迂回到薊門,以清軍騎兵的行動速度,無論去哪兒都是很神速的。

多爾袞在確定自己的方略、確定能得到的條件之前,駐軍塔山伺機而動,確實是最好的選擇。

他帶來的滿八期精銳騎兵,也達到了三四萬人之多,幾乎是拿出了滿八旗半數以上的主力,另外還有差不多同樣數量的蒙古八旗騎兵,以及數萬戰力稍弱的漢軍旗步兵、炮兵。

總兵力達到了騎兵六七萬、步兵兩三萬。從這個兵力規模,也能看出多爾袞實在是野心勃勃,非常敢賭上主力。

在豪格和濟爾哈朗都不支持豪賭的情況下,這些兵力,基本上是多爾袞能動用的極限了。

誰讓黃台吉死後這四個月,清國內部暫時還沒有某位親王、旗主能立下足夠巨大的功勛、建立起絕對威望呢。

滿清剩下的一小半兵力,得等多爾袞這次賭贏了、真了進了北京城,那他的威望自然會瞬間爆棚,到時候濟爾哈朗和豪格都會變成話語權暴跌的存在,沒人再能質疑他多爾袞的決策!

就在這個節骨眼上,吳三桂的使者又一次到了,多爾袞自然也非常重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