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一章 迎了闖王不納糧,不迎的人都殺光(第3/3頁)

這些戰術細節,牛金星不是很在行,只好閉嘴,這就有了宋獻策表現的機會。

宋獻策連忙拍著胸脯打包票:“大王,臣剛才思得一計,只怕大王沒這個決心去做。”

李自成傲然冷聲:“孤有什麽事情下不了決心?”

宋獻策:“那就請大王下令,趁著眼下已是八月近半,秋糧收割在即,立刻催督關中西部各府縣堅壁清野,秋糧收獲後立刻把青壯、糧食統統運到西安、潼關等地,最多再加上如今袁宗第暫時扼守的郿縣。

但郿縣的糧食也不能留多,因為那兒要隨時做好放棄的準備——自古出川北伐關中,最艱難的不是戰事,而是運糧。當初諸葛武侯如此才幹,被司馬懿拖著不戰,也只能疲憊而退。

曹變蛟就算一時在大散關小勝一場,可他要轉守為攻,打破郿縣,甚至順著渭水一路來西安,絕非易事。我軍堅壁清野徹底的話,絕對能耗退曹變蛟和朱樹人!讓他們不得不另謀道路,比如從湖廣、南陽北上洛陽,或出武關道攻西安。

但大軍轉移,一來一去數千裏,豈是數月之內能完成妥當的?如此一來,我軍至少可以爭取到隆冬時節的喘息之機。”

李自成眉頭一皺,緊緊追問:

“不過是一個喘息之機,未免過於殺敵一千,自損八百了吧。關中乃孤龍興之地,陜北又是孤故鄉,如今已經殘破至此,再這樣堅壁清野,民生如何受得了?父老鄉親又會怎麽看孤?孤可是打算以西安為未來的國都的!”

宋獻策:“大王不可猶豫!如果倒退幾個月,大王想久據關中,或許還不失為一個穩妥之策。但現在朱樹人曹變蛟咄咄逼人,我們只有立長志、立遠志,一鼓作氣,決不能再安於一隅了!

眼下孫傳庭已死,關中、山西南部、河南大部,都被我軍占據,士卒也從與孫傳庭的決戰中休整回來了,傷兵將息了兩個多月,傷也養好了。聽說北邊黃台吉又扣關,打到吳三桂、李輔明、唐通、白廣恩皆無力再戰,崇禎號召人勤王一個都沒來!

相比之下,我軍小受挫折,崇禎受挫則更大!官軍所懼者,唯朱樹人曹變蛟而已!我們在關中堅壁清野,集中力量,孤注一擲出關往東北而去!直撲京城!

到時候只要打幾個大勝仗,至不濟也能以聲勢逼著崇禎求和,承認大王的王號,讓我大順占據三省名正言順。

若是打得好,甚至還有可能撲滅崇禎,或者生擒崇禎。到時候綁著崇禎作為人質,就跟當年韃靼也先太師綁著英宗皇帝到長城叫門一樣,逼著朱樹人不敢進攻我軍。

朱樹人若是還敢大逆不道,那就是抗旨、害死君父!大王就算殺了崇禎,也是那朱樹人逼的!”

宋獻策說到這兒,沒什麽歷史文化知識的李自成被一忽悠,倒覺得確實有幾分道理。

但旁邊的牛金星還是有文化懂歷史的,人家好歹正牌舉人呢,聽了這話立刻有點後怕,忍不住擡杠:

“宋軍師!你這番話,後半段便不對了!當年也先太師綁了英宗,也沒見幫著韃靼破城成功啊!英宗被綁到北京城下時,於謙可是另立了代宗!

如今崇禎剛愎自用,寧折不彎,便如一個莽夫,一臂流著膿毒,卻誓死不肯斷臂自救,寧可這條膿臂流幹全身血液。

真要是到了那一步,要是明人高官顯貴們另立新君,尊崇禎為太上皇,服軟不再管河北陜西這些包袱,豈不是反而幫了明國!”

宋獻策兩手一攤:“我這計策,確實也有不盡善盡美之處,但牛丞相眼下有更好的辦法麽?難道好不容易爭取來數月時間,就白白浪費在坐地自守上,不思進取?

你都已經想到抓獲崇禎之後的用法了,何不先確保把崇禎抓到再說?”

李自成也是個暴脾氣,一聽就知道牛金星又犯了書生迂腐之氣。

確實,崇禎都還沒抓到呢,擔心抓到後的用法療效不足,這不是扯淡麽!

既然牛金星的反對理由、風險隱患,是在抓到之後才爆發的,那現在就不用看了,先把崇禎抓到再說!

“孤意已決!曹變蛟朱樹人囂張,孤也不能坐等他們殺上門!即刻堅壁清野多征士卒,宣布迎闖王者不納糧,然後揮師出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