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三章 入川做得好大事(第3/3頁)

但陳新甲很清楚,這個節骨眼上,自己找崇禎匯報一切情況,都必然會被崇禎問及秘密和談的進展,所以他也不得不多做一些準備,皇帝問起的時候,才好給一點好消息,拖住節奏。

有過工作經驗的人都知道:如果老板交給你一個項目,周期比較長,暫時還沒出成績。這時候如果中途老板要你匯報進度,你哪怕胡編亂造,也得編一點階段性成果給老板看,好讓他知道事情一直有在推進。

……

王承恩和陳新甲就這般提前互通聲氣、形成意見默契後,來到文華殿面君。

崇禎聽說了重慶光復、張獻忠剿滅工作按部就班進展有序,也是頗為振奮。

趁著皇帝心情好,陳新甲連忙把王承恩賣給他的人情做了,只當是他想到的這個主意,提醒道:

“陛下,張獻忠屢戰屢敗,失地無數,如今既然連他的義子孫可望,都露出了棄父自逃的傾向,想必張獻忠不日必將授首!

但孫可望的異動,也給我們提了個醒,臣以為,朝廷應該見微知著,提前提防堵死張獻忠殘部將來往我大明其余府縣逃竄的道路。如今張獻忠控制府縣周邊,唯有通往漢中之路還有風險。

漢中雖天獄之地,但有闖賊時時想回師關中,便不得不防二賊試圖合流!臣建議從陜、晉之地就近敦促一支兵馬,南下散關、陽平關一線以為策應!”

崇禎聽了,也是頻頻點頭。陳新甲這番說辭,算是比朱樹人當初跟王公公說的話,又委婉了不少,這是讓崇禎來做最後的決策拍板、預設給了好幾個選項。

朱樹人是直接暗示王公公,山西曹變蛟可用。陳新甲則是從陜甘和山西的部隊裏,讓崇禎親自選一支。

可實際上,崇禎哪有選擇余地?陜甘的人馬,都被孫傳庭竭澤而漁用得精疲力竭了,最近的只能從山西找。

最後崇禎自以為是他殫精竭慮,想到了這個妙計,殊不知早就是下面的人提前左右卡位哄著他往這個選項裏鉆。

最後,僅僅經過數日的決策討論,崇禎拍板讓曹變蛟換防。

與此同時,既然都處理到了四川和湖廣的喜訊,崇禎當然也不能完全刻薄寡恩,趕早不如趕巧,他趁著這個機會,就又討論了一番對朱樹人的封賞。

去年朱樹人原本就該升官了,只是太年輕,而且一年之內不宜連升巡撫、總督,所以最後才給了伯爵作為補償。

現在收復重慶,殲滅了張獻忠麾下的白文選部,差不多也可以給個湖廣總督了。

崇禎倒是考慮過,殺了張獻忠之後再給總督,但他隨後也想起,自己當初可是在太廟盟誓,誰殺了張獻忠,就要直接封公爵的。

到時候又升總督又給公爵,難免太促,還不如分開給,也好以恩誘之,讓他加速徹底搞定張獻忠,然後就北上去別的戰場為皇帝分憂。

這樣的考量之下,崇禎最終在三月十八日這天,給朱樹人下達了一道新的旨意:因光復重慶以及殲滅張獻忠軍一部的功勞為由,升克虜伯、湖廣巡撫朱樹人,為湖廣總督。

同時,崇禎還讓傳旨的宦官,私下裏向朱樹人許諾:只要殺了張獻忠,封公爵的太廟盟誓不變,絕對保證兌現,而且張獻忠首級拿到之日,就會允許朱樹人兼督四川!

明末的總督,可是能同時督師數省的,楊嗣昌,洪承疇,當年最多時都曾同時總督六個省。

所以兼督湖廣和四川兩省,也沒什麽逆天。

搞定了對朱樹人的封賞和鞭策後,崇禎難免又跟陳新甲催促起和黃台吉議和的事兒來,但誰能想到,偏偏是這個事兒,必然不會讓崇禎和陳新甲安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