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一章 對張逆的最後一戰(第3/4頁)

當然,這倒不是說白文選心理素質太差,畢竟他現在已經是階下囚,又沒有軍機需要保密,便破罐子破摔沒必要刻意掩飾自己的情緒了。

坐在上位的王公公和方孔炤,也都注意到了這一異常,方孔炤穩重,看見了也裝作沒看見,

王公公卻是無所顧忌,立刻就發問了:“堂下降將為何失態?”

白文選也不敢隱瞞,簡明扼要說了。王公公聽後也是微微愕然,沒想到朱樹人用計居然如此不拘一格,如此拿得起放得下,還真是敢冒險。

感慨過後,王公公才想起該問問成都究竟是如何被攻破的,畢竟他也要考慮到回去後如何跟崇禎交代

白文選在堂下聽見這個問題,也是豎起了耳朵,因為他同樣非常想知道答案。

這種場合,朱樹人當然不會隱瞞,他說得越清晰,將來崇禎那兒會猜疑他的責任的可能性就越低。

於是他就翔實描述:“公公可能不知道,成都的城墻,數百年來確實年久失修,只因自古蜀中駐軍,都沒指望過敵人打進成都平原後,靠著守成都城池來堅持。

根據本官後來幾天的加強打探,目前得知的最詳細情況,是說一來張獻忠借助了除夕前兩三天,放松了攻城力度,誘導官軍產生懈怠,以為流賊也要過年休整,然後他卻在除夕當夜忽然加大了力度,打了邵捷春的守軍一個措手不及。

另外,就是張獻忠最初攻城時缺乏火器,也沒有使用火藥,造成了官軍麻痹,最後那天時,突擊派出大量掘城木驢挖掘破壞城墻,還把流賊軍中全部的火藥集中使用,重點炸城,就徹底炸塌了一段城墻,湧入城內巷戰。

按目前的最新消息,邵捷春應該也是跟蜀王一起殉國了。”

(注:張獻忠用火藥炸塌一部分成都城墻,這一點也是史實,書裏並沒有為了給朱樹人加難度而開逆向金手指。歷史上張獻忠破成都時,這就是一個重要因素,但不是唯一因素。)

王公公聽了後,也是不由嘆息。

而一旁的方孔炤,對軍事更加了解,所以他的嘆息評論,也更加言之有物:“成都城墻竟然如此不堪一擊,實在是出人意料了。

邵捷春沒有充分提防,估計也是麻痹大意了,沒想到成都的城墻會這麽不經炸——據老夫所知,就在短短半年之前,李自成攻陳永福陳總鎮守衛的開封時,就用過幾乎一模一樣的招式,

驅趕民壯推著掘城木驢,不顧傷亡強行頂著守軍矢石火器抵近到墻根下破壞挖洞,再用棺材裝滿火藥扛到墻洞裏埋實,引火爆破。但開封城墻高厚,李自成數次嘗試都未得手,據說還估算錯了爆破威力,炸死了不少挖墻埋藥的死士。

那都是去年五六月份之前的事兒了,當時四川也還沒有告急吧。想來這些戰例情報,邵捷春也知道,沒想到反而卻讓他燈下黑,不作提防了。

果然兵兇戰危,絕對不能憑原本的老經驗就指望包打天下,一旦麻痹了,隨時都有可能付出性命的代價,唉。”

方孔炤這番話,算是站在公允的立場上,為邵捷春和蜀王之死找了個台階下。王公公不太懂軍事,被這麽一個中立身份的旁觀者解說了之後,他當然也是收獲頗多,知道回京後如何跟崇禎匯報,解釋其中的經驗教訓。

而方孔炤看似是在“死者為大”,為殉國的邵捷春說好話,但實際上,也是從旁幫了朱樹人,再間接幫了他自己——

如果崇禎能想明白其中道理,教訓,那麽連殉國的邵捷春都不再追究了,還怎麽可能對後續收拾爛攤子的朱樹人和方孔炤不滿呢?

這就好比一個基金經理,他接手客戶資金的時候,大A的大盤就已經是跌破一千點了,那後續怎麽炒都沒有下跌空間了,客戶的本錢被再怎麽虧,也怪不到他頭上。

他和朱樹人接手的,是一個剛到手就在十八層地下室裏的盤子!

爬回地下十七層,那都是他們的功勞和本事!

王公公倒也不至於因為這幾句話就徹底全信了,不過他也表態,成都他是不會去了。

他就留在重慶,恭候國姓爺為大軍做好下一步出征的準備,然後恭送秦總鎮(秦良玉)、方參將和張道台(張煌言,新封四川兵備僉事)、方撫台(方孔炤),以及那部分暫時劃撥到方撫台張道台麾下聽令的湖廣援軍,去成都合圍全滅張獻忠。

成都既然丟都丟了,是否第一時間拿回來,倒是不那麽重要了。

相比之下,要堵住張獻忠繼續西逃北竄的路線,讓他徹底甕中捉鱉死在四川,才是更重要的。

所以,最後的成都之戰,絕對不能打成一場追擊戰、擊潰戰,而要提前部署好包抄路線,打成一場徹底的包圍殲滅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