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四章 忠奸難辨(第2/2頁)

崇明縣新沖出來的那些島,也漸漸轉移到了更下遊的松江府境內。幾百年裏崇明縣往東移動了上百裏,所以後來的崇明就屬於上海不屬於蘇州了。)

方國安聽朱樹人這樣籠絡他,還跟他攀交情認老鄉,也是難得受寵若驚,連忙表示當年跟隨左良玉也是沒辦法,如今有機會跟隨國姓爺,一定好好幹。

方國安之後,秦良玉就順著又給朱樹人介紹了一些更低級的將領,有些是秦良玉直屬的,都是夔州府本地的地方武裝、團練:

“這三位壯士譚文、譚弘、譚詣,都是夔州本地義士,多有勢力,也願意為朝廷出力,老婦人如今將他們收編在麾下,朝廷也給譚文實授了團練都司之職,譚弘、譚詣俱授守備。

這兩位是遊擊王光昌、王光興,俱是被故六省總督熊文燦,四年前招撫棄暗投明的,也曾隨我川中老將張令張總鎮四處征戰平賊。後來張總鎮被邵撫台受朝廷之令,調去漢中,又北上出川增援陜甘三邊的孫總督,留下二人本部人馬在此……”

朱樹人大致聽了一下,這些人要麽是早年熊文燦招撫時詔安的前農民軍,一些不起眼的小部隊,如今被朝廷劃給方國安編練調教——

這也是沒辦法,方國安原本的嫡系人馬,在左良玉跟李自成的朱仙鎮大戰、以及李自成後續的追擊中,折損掉了絕大部分。方國安入川時,基本也算半個光杆司令,只能用王光昌、王光興這些朝廷原本看不上的三線流賊部隊慢慢重新訓練。

而譚文、譚弘、譚詣,應該就是本地武裝,大概率是後世組成川東抗清力量的“夔東十三家”的一部分了。

歷史上“夔東十三家”在清軍入川後,在川東抗擊了數年。這裏面有一部分,固然是後來李自成、張獻忠的民軍幡然悔悟,覺醒了民族大義。但也有更多,就是本地的官兵和地方武裝。

只是這些人歷史上都沒什麽名氣,至少比方國安知名度還低一兩個數量級。朱樹人前世就算再熟讀明史,也不可能把這些小人物都記住。

朱樹人聽了秦良玉的描述後,只是隱約意識到,這些人裏估計有一部分屬於後來的“夔東十三家”抗清義士,但肯定也不乏有後來投張獻忠又投清的漢奸。

至於哪些人是義士哪些人是墻頭草,朱樹人的《明史》功底還不足以讓他聽名字就分辨出來。

但他也不怕,畢竟他還可以深入觀察了解這些人,靠自己的識人之能,辨別忠奸再加以利用,應該也是不難的。

如果有忠義潛質的,那就好好用。

有漢奸潛質或者投張獻忠潛質的,那也正好催化一下,讓他們去用苦肉計勾引張獻忠,反正朱樹人是怎麽都不虧的。

朱樹人便斟酌著先鼓舞一下士氣:“諸位都是忠義之士,朝廷值此國難之秋,本官也是用人不疑,大家不必有顧慮,也不用擔心本官帶兵會偏袒嫡系——在本官眼中,只要肯努力奮戰,為國盡忠,都是一視同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