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七章 有始有終(第2/3頁)

面對陳圓圓的哀怨,沈樹人當然是很有擔當:“我這兒哪有什麽色衰愛弛!我根本就沒當你們是以色事人的庸脂俗粉。

你們或是曾與我共患難,或是助我事業,還都頗有才藝見識,世上難得幾個女子能與我相知,明我抱負,你們到底有什麽好擔心的。”

眾女這才被哄得很開心,沒有再說任何煞風景吃醋的話,只是靜靜把頭埋在沈樹人胸口,靜靜享受這一刻。

被她們一撩撥,沈樹人倒是想起個事兒,又提醒道:“說起潞王府的小郡主,既然她不反對賜婚,定然也是對我頗有好感的。

想起當初,可能是我在潞王和郡主面前賣弄了一些音律見解,讓他們頗感耳目一新吧。我跟小郡主幾次閑聊,也都繞不開音律。潞王府上上下下,實在是好音律成癡。

為了以後和睦,你們幾個有空,還是再點撥指正一下我的琴藝,不求爐火純青,至少擺龍門陣能糊弄過去,不至於眼高手低。

你們自己,也要多讀讀潞王所著的《古音正宗》,好好揣摩,以後小郡主進門,你們好好跟她請教,說不定她也會真心拿你們當姐妹。你們進門在先,就算沒有名分,也不會被刁難的。”

眾女紛紛點頭稱是,各自把這些注意事項默默記在心中。

……

眾女得知小郡主隨時都有可能被正式賜婚,眼前這種自由自在沒人管的日子,可是過一天少一天了。

而且公子很有可能隨時還會被派去外面公幹巡視,著家的日子也不知能有幾天,所以免不了曲意逢迎,好生服侍,非常珍惜每一次的機會。

次日,李香君想到自己的好姐妹,至今還在獨自閉門當女居士,又想起自家公子說的“進門在小郡主之前,好歹不會被刻意刁難”,她也就有些焦急,熱心想要撮合。

沒有女人喜歡和別人分享自己的夫君,但是身份地位卑微時,如果能有個關系最過硬的閨蜜一起承擔,一起守望相助,還是會有弱女子考慮的。

李香君和卞玉京也算從小一起吃苦熬過來的,被當成瘦馬一起調教培訓了多年,這份姐妹交情絕對不是假的。

於是她一大早火急火燎就出門,找到了卞玉京的住處。

卞玉京來武昌也有一年了,她住的地方本就是沈樹人隨便提供的閑置院落,不過這一年裏也在卞玉京自己的審美設計下打理一新。

尤其是花園裏,種上了滿滿的竹林,如今冬日樹木凋敝,竹林卻依然青綠,只是竹葉多半凋敝,更顯一根根竿子的挺拔蕭瑟。

沈樹人在外征戰奔波時,李香君住在府上無聊,也會經常往卞玉京這兒跑,姐妹情分倒是一點沒生疏。此刻卞玉京看到李香君來,也一點都不意外,只是覺得李香君浪費了大好時光。

她便戲謔地調侃:“呦,這種日子姐姐還來呢,不是聽說沈公子回武昌了,春宵一刻值千金呢,春晝至少也值五百金吧。”

李香君也是假裝臉色一板,摸著卞玉京的面頰:“看我不把你個爛了嘴的小蹄子,都敢拿這話取笑姐姐了,

回頭把你也弄進府裏,好好讓圓圓姐給你做做規矩,從此一言一行都要受人約束,這才叫報在我眼裏了。”

卞玉京雖還是處子,畢竟是從小被調教出來的,哪怕只賣過唱,臉皮卻是不薄,被這樣說也不以為意:“姐姐不怕多個人分寵,小妹倒是求之不得呢。”

李香君:“真的?想通了?不修你的道學了?也罷,不跟你開玩笑了,今日來,也是火燒眉毛的事兒了。你這輩子,到底想不想永遠跟著公子。

如果想,就別再矯情了,公子也不會怪你曾經心裏有過別人的。你當初跟著方姑娘一起幫著公子寫那些編派闖賊的唱本,看得出來,你對公子的才學理念也是見解頗深的,從此幫他紅袖添香夜讀書,可不是好。

要是再猶豫,過完年,公子可能就要被賜婚,跟潞王府聯姻了。到時候,我們這種卑微出身的,再想進門,難免有辱沒王府郡主之嫌,還不如趕緊生米煮成熟飯呢。”

李香君把話說得這麽赤果果,饒是卞玉京跟她葷段子調笑慣了,也難免有些吃不住,下意識臉色一紅。

隨後,她又想起一個問題,忍不住就問:“竟然要和王府的郡主麽?那方姑娘怎麽辦?當初我們和方姑娘一起幫公子寫唱本,你我都看得出來,方姑娘怕是也對公子關注很深呢。

當初她可是天天在那琢磨,《流賊論》和《流賊論續》要怎麽添油加醋、捏造附會,才能更好打擊闖賊的士氣,我看她每天那麽用心,最後要是一場空,她受得住麽?”

李香君急得跺腳:“管好你自己吧!公子昨晚跟我說了,陛下是不會答應方家跟他聯姻的,他看到方巡撫被任命為四川巡撫時,就知道陛下在想什麽了。方小姐如果跟他有緣,也只能以後再等機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