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三章 忽悠瘸了(第2/3頁)

如此一來,就把藺養成的不得志,烘托得活靈活現,又不惹人生疑。

好在李定國還是謹慎,聽完之後,突然補充了一問:“既然藺將軍如此不得志,如今又有機會被分出來獨當一面,為何不趁機棄暗投明、進城接受八大王的改編呢?”

李定國這一問當然是瞎說的,純屬試探對方反應。

屏風背後麻子臉包得跟木乃伊一樣的張獻忠,聞言也是一怒,差點鬧出動靜:藺養成要是答應了,完全有可能是官軍派來詐降的!倒是放他進城,衡州城不就失守了麽!

好在劉三刀並沒有代表藺養成答應,只是委婉說道:“進城就不必了吧……大家本就是友軍,以後有機會就繼續當友軍。”

李定國不想給對方思考的機會,於是緊接著追問:“那為何藺將軍不願意放我軍離去?比如,要是八大王打算趁這幾天官軍彈藥不足、不敢追擊的時機突圍。

藺將軍完全可以坐視我軍從貴軍的營地旁邊經過,只鼓噪不出擊,那樣不就不會兩敗俱傷了麽?”

劉三刀心中微微一驚,也不得不承認李定國反應快,但幸好他來之前,沈撫台給他排練過一個很萬金油的答案。

他連忙不假思索地說:“我義父如今名義上畢竟是朝廷將領,私自縱賊豈不是獲罪之舉?若是沒有本錢另立山頭,將來如何自保?

義父此番讓我來,其實還有一條計劃,可以和貴軍商量——別人或許不知道八大王在常德、長沙、衡州劫掠了多少金銀珠寶,但咱都是一路人,我義父早就算過了,

八大王進入湘地後,擴軍犒軍所用,估計也就是花銷了一個榮王府的財富罷了,剩下吉王府桂王府的財富,以及長沙屠城劫掠所得,怕是大半都被留下了吧?

畢竟流民不值錢,到處都有得拉,還難以帶著轉戰,銀子卻易於攜帶得多。還不如到了哪兒要用到流民了,再臨時散財募兵也來得及。

我義父若是真因為不願與八大王交戰,得罪了官府,那也總得想條退路不是?我義父當初在安廬掠奪的民財,如今都被沈狗官麾下那群吃人不吐骨頭的,榨得差不多了。再想起事,也缺乏擴軍買糧造軍械的錢財。

所以我來之前,義父就說了,八大王如果真想趁著這幾天,從他的防區突圍,逼著他不與你們死戰,也不是不可以。只要拿出吉王府桂王府三成的錢財,他立刻放你們過去,甚至可以掩護你們。

他拿了這筆巨款,也不用擔心被沈樹人問罪了,咱這一軍,立刻開拔往南,去兩廣交界的五嶺重新占山為王,靠著這筆巨款重新擴軍數倍也沒問題。到時候兩廣武備松弛,還不是任由我等來去?這大明,除了沈樹人之外,其余地方督撫都不足懼,到了兩廣他也沒法追了。

如果八大王還能再慷慨一點,直接給一半桂王府吉王府的錢財,那我義父就算直接陣前倒戈、幫你們一起殺沈樹人都行。”

劉三刀代表藺養成把這番條件開出來,張獻忠一方頓時又多信了好幾成。

尤其是人家一上來已經先曝了沈家軍一個短、說沈樹人最近彈藥短缺,這一點再和後面的結合起來聽,可信度簡直成倍提升。

李定國聞言後,和白文選相視一眼,最後還是白文選出面追問:“三成也不是不能商量,其實我軍花銷也很大,三成其實只剩……”

劉三刀卻打斷了他們:“長沙屠城,所得怕不是有千余萬兩吧?而桂王身為當今天子親叔,家產至少也有五百萬兩以上。三成咱至少要五百萬兩,五成的話要八百萬兩。少於這個數就不仗義了。”

這個數字也是沈樹人提前教他的,一看就是老流賊的胃口了。

李定國白文選微微一驚,因為張獻忠屠城和殺盡幾座王府,所得還真有這麽多。

可藺養成算什麽東西?五百萬兩買條路,這也太看得起自己了。

不過這事兒不是李定國可以做決策的,於是他表示留劉三刀奉茶,先下去歇息吃點宵夜,他要去請示義父。

不一會兒,劉三刀大吃大喝完了,李定國也請示完張獻忠,和顏悅色過來攤牌:“藺將軍高義,雖然出價高了點,也不是不能談。

這樣吧,家父說了,三百萬兩,後日陣前交割,貴軍便要悄悄放我軍離去,而且至少要拖延半夜不被沈樹人知道,免得官軍其他各部立刻來追擊我們。

至於今晚,你們也才來了這麽幾個人,價值幾百萬兩的財物,你們也拿不動多少。就先給你們三千兩黃金,外加兩麻袋東珠、寶玉、寶石,總共也能值兩萬多兩黃金吧。就當先抵三十萬兩白銀、總價的一成,作為定金。你們拿好了,就盡快回去復命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