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一章 仗打完了,內鬥推卸罪責卻才剛剛開始(第2/3頁)

這些曹、李舊部的中層軍官,這才徹底打消疑慮。

尤其這幾天看下來,他們也發現了,張名振這支部隊的戰鬥力、士氣和精神風貌,都遠不是如今大明任何一支部隊能比的。

跟這樣的強者隊友混,不好過被隨便亂塞堵漏當炮灰?

尤其大夥兒都在塔山、杏山被苦哈哈圍了快半年了,早就受夠了沒飯吃的苦,到了南方光是能確保吃飽飯這一項,就已經足夠有吸引力。

用魯迅先生的話說,那就是“假如有一種暴力,將人不當人,不但不當人,還不及牛馬;待到人們羨慕牛馬、發生‘亂離人,不及太平犬’的嘆息時,然後給與他略等於牛馬的價格,則人們便要心悅誠服,恭頌太平盛世。”

……

而隨著明軍在筆架山的拖延,這一天多的時間裏,很快又有新的變故消息傳來。

三月初六傍晚時分,守衛水寨的張名振,剛剛做好友軍洗腦改造工作,就又接收到了一批從北邊跑來的小股潰兵。

原本張名振還奇怪,怎麽都距離塔山、杏山突圍整整兩天一夜了,還有潰兵陸續逃來。

但隨後,他通過簡單盤問,就從這些潰兵口中得到了一個更勁爆的消息。

他也立刻把鄭成功找來,大家一起商議。

“這些潰兵是從松山城逃出來的!聽他們說,就是在塔山、杏山守軍突圍後次日,韃子緊急策反了松山內應、副將夏承德破城了!洪督師和丘撫台都已殉國!

按他們所說,松山城守軍大部已被殲滅,只有數千人逃出來,我們要不要再等等?說不定再等一天,還能多收攏到三四千人。

但風險就是阿濟格和阿巴泰已經騰出手來,隨時有可能全軍南下來筆架山強攻!如今看來,前天阿濟格的進攻兵力如此孱弱,果然是因為主力在忙於解決洪督師!現在全軍南下,戰力一定非同小可!”

鄭成功等人聽到後,也是大驚,隨後則是恍然。

至少這幾天來敵情的撲朔迷離,也算是徹底能解釋清楚原因了。

鄭成功年少氣盛,當然想有功立就一次性立個夠,多撈一點好處,他便建議說:“既如此,我們確保能穩守水寨,阿濟格兵馬雖多,一兩天內也是不可能攻破的,不如多等一天吧!

海上也不用擔心被敵水師斷了退路,孔有德剛剛大敗折損數千,韃子不可能那麽快籌備起第二批足夠阻截我們的船隊的!”

張名振卻覺得稍微有點不靠譜:“我們水寨加固之後、有那麽多火器營配合船上的紅夷大炮、交叉火力防守,確實不怕數倍之敵快攻。

但是,韃子的紅夷大炮如果到了,我們就完了!好在韃子就算有紅夷大炮,最近應該也就在松山,到此近百裏路,大炮沉重運輸緩慢,一天應該是到不了的。

無論如何,明天白天可以試著防守,如果敵軍沒有大炮,我們就拖一整個白天,多收容一些松山逃出來的潰兵。到了晚上,就一定要趁機偷偷溜走、全軍撤退。

而如果明天白天就發現敵軍已經有紅夷大炮了,那無論如何我們要立刻登船撤退!哪怕最後上船的部隊被追擊也顧不得了!”

鄭成功一想,張名振的策略比他穩妥,也就答應全力配合。

當天晚上,明軍在筆架山,果然又陸續收容到超過一千多人的松山洪承疇那逃來的潰兵。不過很多都已經丟棄了裝備盔甲,也完全不成建制,都是裝成平民亂逃走脫、過來隨便碰碰運氣的。

張名振一時無法鑒定對方的身份,也只能把他們關在專門的船上、搜身確保沒帶武器,以免混進韃子。

而第二天一早,阿濟格和阿巴泰,果然又帶著挾松山大勝之威的清軍主力抵達了。

看到明軍還留在筆架山沒走,阿濟格也是有些惱怒:這是沒把他們放在眼裏啊!前天贏了一場,就以為大清真攻不下這麽區區一個港口營寨?!

阿濟格立刻再次下令強攻,阿巴泰勸他慎重,但沒勸住。

而阿濟格果然也為此付出了代價。明軍原本就有大約三千人的火器營,這次又加入了一千五百名李愉麾下的朝鮮鳥銃手,火器總數達到了四千五百人。

這麽多遠程火力防守經過了兩天簡單加固的半島水寨、還只要防禦北面一個方向、進攻方沒法迂回、還要承擔海面上的紅夷大炮側射火力……

進攻方哪怕集結了兩萬多人,也是一時之間無法展開兵力,幾次進攻都被打退。

好在上次吃過虧後,這次阿濟格沒太沖動,沒敢太過孤注一擲,發現局面不對就立刻退了下去。

阿巴泰也再次勸他:“明人擅守城寨,既立足已穩、軍心不曾動搖,如此強攻豈不是白白浪費人命?多等一日,後方紅夷大炮運到,把柵欄夯土墻全部轟爛出缺口,再強攻不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