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六章 陸上攻不下南蠻子水寨,就讓我大清水師上(第2/4頁)

而第一道防線後方,還有不少夯土堆和殘破的尖樁,雖然屢遭破壞,掩體效果已經很差,但畢竟地勢比前排還高出六七尺。

這樣的落差,再適合火槍隊輸出不過了,完全不用擔心射中前排的長槍兵,也不會被敵軍騎兵快速貼身。

“弟兄們!對面的南蠻子,不過是屢敗於我軍的手下敗將!只要我們八旗兒郎沖上陣去,李輔明那廢物的兵馬上就會崩潰、奪路而逃的!

你們當中有不少人,去年九月應該也在這筆架山追殺過想要跳海逃生的南蠻子吧?那一戰我們至少淹死了三萬南蠻子!我大清必勝!殺啊!”

伊爾德做好一切部署,簡短鼓舞過士氣後,兩千多騎鑲藍旗濟爾哈朗部的騎兵,就嚎叫著發起了沖鋒。

如前所述,受地形所限,這次沒法迂回,所以騎兵也就沒有橫著掠陣而過的騎射削弱環節,直接就是一邊沖、一邊以野馬分鬃式朝著正前方射箭。

八旗精銳不愧是天下騎射翹楚,數千根雕翎錐頭的破甲箭,瞬間呼嘯破風著攢射而去,有效射程竟完全不亞於火槍,只是在火力的爆發性方面要遜色幾成,但剛接敵時也看不出來。

對面李輔明麾下的長槍兵,頓時被零零散散射倒了好幾個,哪怕有一部分人有亂木和盾牌的遮蔽,但總有運氣不好的被角度刁鉆的淩厲箭矢射中,一時陣腳就微微松動起來。

“主攻李輔明果然選對了!就知道這狗蠻子不如曹變蛟!”伊爾德在陣後,看著沖鋒的進展,內心也是微微竊喜,又多了一份信心。

這一切,到目前這一步,跟去年九月底、在筆架山淹死三萬明軍那一戰,何其相似!

而“重演歷史”,歷來都是對軍隊士氣鼓舞最好的辦法,當年用這招贏過一邊,現在就有莫大的心理優勢。

很快,對面的明軍也開始火槍亂響,一排排定裝紙彈殼的獨頭彈,在轟鳴中飛射而出。因為要破重甲,這次張名振依然沒用霰彈,所以命中率只有可憐的百分之個位數。

上千杆火槍的齊射,也不過射殺射傷了數十騎。好在明軍開火速度快,本來就用了疊陣法,後排火槍手會快速上來補位開火。

而前排火槍手靠著紙彈殼定裝彈藥,裝填速度也能比清軍原本見識過的明軍火器,至少快一倍以上。

清軍騎兵卻不知道這一切,就算當他們聽到後面幾輪的槍聲、看到越來越多的袍澤死在身邊,但“重現歷史”的心理優勢,依然讓他們盲目的相信,這不過是簡單的疊陣法帶來的效果,並沒往“這批明軍的裝填速度比原本見過的明軍快得多”上想。

其實不僅伊爾德的清軍騎兵沒這麽想,連李輔明和曹變蛟的部隊,都沒想到張名振的火槍射速會快一倍以上,連他們都以為張名振只是把火槍手多分了幾隊輪流開火。

之前他們和這支友軍並沒有好整以暇地配合過,只是在黑夜中亂戰配合,也就摸不清友軍的底細。

但不管怎麽說,持續的轟鳴,對明軍前排扛線承傷的士卒,也是一種莫大的鼓舞。

明清兩軍,就這般在雙方都士氣非常高漲、都堅信優勢在我的詭異心態下,持續了一陣高烈度的搏命互屠。

“殺光狗韃子!殺一個夠本!”

“兩個了!爹,二弟,我給你們報仇了!”

曹、李麾下的士兵,瘋狂捅刺肉搏,哪怕被沖上來的八旗騎兵撞得筋斷骨折,也死死抵住長槍不放手,但凡中樞神經還能指揮手臂發出哪怕最後一絲力氣,都要把武器朝著韃子的方向捅深一點。

慘烈的搏殺只持續了不過一盞茶的時間,伊爾德終於很快發現了不對勁:明軍的火器開火密度太高了!

雖然八旗精銳重甲利刃、武藝體能也都不錯,哪怕跟南蠻子的長槍兵近戰,基本上也能確保一換一以上的交換比,

可是被寨墻高處的火槍隊輪番狂轟,後排不斷被打得鮮血飆飛筋斷骨折墜馬,士氣也是很快就會萎靡不振的。

而海面上,鄭成功的炮船隊也很快迂回到位,他也是為了火力的突然性和殺傷效果的最大化,是在八旗騎兵已經發起沖鋒後,才抵近過去,爭取了一個最近的貼臉轟輸出陣位,然後才開火。

鄭成功顯然不可能學過彈道學,也不會知道近現代火力理論裏的“交叉火力”。但因為筆架山的半島地形,剛好兩邊是海夾著陸地,於是鄭成功的炮船不經意就自然而然實現了“交叉火力”。

一隊隊近似於橫隊沖鋒的清軍騎兵,隊形剛好處在火炮射擊軌跡的軸線上,哪怕轟不中直接瞄準的士兵,也很容易蒙到其左右的戰友。

更可怕的是,在開花彈時代,火炮交叉火力效果還不明顯,機槍的交叉火力效果才明顯。可現在明軍紅夷大炮用的還是實心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