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八章 借點關寧鐵騎當死士(第2/3頁)

我與他也算一見如故,當時他不過七品,不曾想短短兩年之後,就做到一方巡撫。鄭賢弟,我看你也有沈府台之風。”

鄭成功原本也就是跟吳三桂客套,聽他誇人措辭這麽別致質樸,也是心中大喜:“真的麽?吳軍門,你真覺得我有沈大哥之風?承你吉言,下官這些年,確實處處以沈大哥為榜樣。

沈兄是頂天立地為國為民的英雄豪傑,能學到他三五分本事,足酬平生之願……對了,剛才你稱呼他沈撫台?不是道台麽?難道……”

吳三桂一愣,隨後立刻反應過來:“賢弟這是在海上漂泊半月有余,不明京中近況吧。說來慚愧,我自去年兵敗撤退、收攏潰兵,心中一直惴惴,時長打探京中近況。

近日便得知,周閣老已於七日前抵京,正式履職。五日前,朝廷已經明發旨意,正式升沈撫台為皖撫。

下轄湖廣襄武漢隨黃五府,並河南信陽府,南直安廬池三府,江西九江府,一共十府之地,肅清革左五營殘余、平定安撫地方。”

鄭成功聽說後,也是頗為沈樹人高興,不過這些都是意料之中的,升官所需的大部分功勞都是去年就已立下,今年迫降藺養成不過是最後的收關臨門一腳,同時也是沈樹人太年輕所致。

今年他也不過周歲二十二,當上巡撫已經非常非常逆天了。

鄭成功歡欣之下,說話難免沒有把門的:

“沈大哥總算是一方巡撫了,可喜可賀啊,誒,對了,說起來,這山海關鎮守,歷來也是文武相濟,此番運糧前來,怎麽只見吳軍門您一人,遼東丘巡撫呢?”

吳三桂聽他無心提到遼東巡撫丘民仰,也是臉色一黑,但隨即想到對方可能只是不知情,並沒有惡意,也就忍了。

吳三桂調整了一下表情語氣,這才緩緩說道:“慚愧,丘巡撫與洪督師一道,至今還被圍困在松山城內呢,我等無能,無法救援!”

鄭成功一愣,也知道自己這個話題有點戳到對方痛處了,但他本來就是來打探軍情,了解情況的,當下也只好繼續順著這個問題往下刨根問底。

好在吳三桂如今還不是漢奸,也不至於出賣友軍,見鄭成功表示他只是“臨時起意”,想看看能不能幫著接應。

吳三桂也就答應配合,盡量提供最新一手的遼東軍情現狀:“你們是打算看看塔山、杏山等處有沒有守軍可以突圍逃出來,你們從海上接應撤退?”

鄭成功:“怎麽?太異想天開了麽?莫非是韃子嚴防死守?”

吳三桂眼神閃爍,似乎還真想到了幾絲可能性:“這倒不是……說不定還真有可能得手,實不相瞞,這幾個月,我也偶有派出斥候哨探。

甚至有些遼西走廊地勢險要、容易被韃子設卡的點,我還讓夜不收走渤海海面、踏冰而行繞過。如此不畏艱辛,還真就探查到過關外塔山等地周邊敵情。

這遼西苦寒,嚴冬時節便是韃子,也不樂意一直僵立雪中的。所以除了洪督師本人困守的松山,必然是被黃台吉嚴防死守。

其他兩座小城,韃子都是以哨騎巡邏圍困為主,主力平時都住在附近其他已經被攻破的城塞內,不願野外紮營圍困。

但別看韃子外松內緊,這其實也是誘敵之計。去年九月,松錦大戰野戰剛結束時,我大明將士被殺者便逾五萬,赴海而死者亦以萬計,當時筆架山海邊屍體枕籍,都能直接從岸上跑馬登上筆架島了。

韃子此番看似是給塔山、杏山守軍留路,但實則守軍已無多少騎兵,被圍小半年,怕是馬匹都被殺了吃了,就算突圍,走不過數十裏就會被韃子騎兵追上,到時候還不是被全軍趕下大海淹死?韃子還巴不得這樣把守軍誘出來殲滅,省了他們強行攻堅之苦。

但你們若是能有海船、趁著韃子騎兵追擊趕下海之前接應,倒還真有把握。但動作一定要快,否則後軍擁堵登船、被韃子背後掩殺,怕是比半渡而擊還慘。不過,再慘還能慘到哪裏去呢?若是什麽都不做,他們最後也無非都是在孤城內餓死。”

鄭成功聽完後,跟旁邊的張名振核計了一下,覺得按照吳三桂的情報來看,這事兒要想做成,關鍵倒在於突然性了——

如果韃子已經知道大明出動了海軍接應,肯定是會調整圍城部隊部署的,不會再像現在這樣僅僅以巡邏騎兵周期監視、主力駐在附近的城裏。

所以,海軍在最後動手之前,絕對不能提前暴露,甚至都不該派出大股哨船隊偵查。

最多只能派幾艘輕快小艇,再配合少量騎兵斥候,了解前方情況。

要是能趁著韃子巡邏的間隙,溜進塔山跟守軍提前取得聯系、約好突圍接應的時間日期,那把握就更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