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六章 忽略不計(第2/2頁)

所以,這半個月假期裏,他白天也不是完全什麽事兒都不幹,無非是選擇一點輕松的、近似於公費旅遊的差事。

坐著馬車把武昌府周邊都逛了一圈,看看山山水水,野營郊遊,勘踏環境,順便勸農。

只不過往昔在黃州,他勸農都是騎馬的,這次帶上了女眷,才改為坐馬車。

從窮困山區根據地,來到武昌這樣的大都市,果然都是會生活作風上稍稍浮誇一點的嘛。沈樹人至少可以做到比劉邦定力好一些,比李自成就更好了。

武昌府這邊秋收的同時,一江之隔的黃州當然也秋收了。今年沈樹人是在黃州全境、適合種土豆和玉米的田地上,都盡可能推廣了這些高產作物的。

而土豆的推廣面積,更是比玉米還多了將近一倍——土豆一年能種兩季,夏天種的這一季,隨州府也推廣了,因為隨州在五月份的時候,就已經被沈樹人光復。

這些作物少則有十幾倍的種收比,多則二三十倍。

所以哪怕黃州是田地較少的山區州府,黃州全境的玉米都收作種子,至少也夠來年七八個平原州府的適宜土地、都種上玉米。

而土豆的育種塊莖就更不用擔心了,多了一輪,就是種兩個省都行。沈樹人不但可以留夠種子,還能組織商船隊往四川和江西去賣——

雖然四川和江西並不是沈樹人管轄得到的地方,那些地方的種田成果也不能立刻讓沈樹人受益。但畢竟都是漢地的省份,多推廣種一點高產糧食,多活下來的都是大明百姓,沒必要算得那麽清楚。

既然種子充足,沈家船隊也沒閑著,從八月下旬開始,就從黃州一波波渡江,把玉米棒子往武昌、漢陽這邊運。

先優先供給那些種植官營無主之地的佃農、衛所的軍屯,然後再是向民間豪紳組織推廣。沈樹人也不可能有這個人力和管理能力,去親自一個鄉一個村地推廣新作物,所以肯定要分包給主要的鄉紳,官府只是起到一個監督的作用,確保他們把種子分發下去。

而拿了官府種子的,明年肯定要額外多交兩成收成的租稅。

這也很合理,畢竟普通農作物的種子借貸,都要以一成收獲為限了。沈樹人推廣的都是新品種,再翻一倍收兩成作為種子貸,已經是仁政。

無非沈樹人比較強勢一點,他有兵力在手,還有強大的商界勢力,還有閣老和巡撫的支持,還有戰功威名。所以他甚至可以比當年王安石推行《青苗法》都更加霸道一點——

那些眼光不夠遠、見識淺薄不願意嘗試種新作物的家夥,最好也乖乖來借沈道台的種子貸!

除非是確有合理的理由,比如土地類型不適合玉米土豆生長,那樣才能在官府派人復查地理後豁免。

沈樹人也知道,這種用政策壓著當地豪紳借貸的措施,肯定會有執行走樣,也會有如當年王安石青苗法一樣,“給不需要貸款的人攤派貸款、搜刮利息”的行徑。

沈樹人只能是加強巡查,盡量減少,並且建立監督制度。但絕對不可能完全避免。

如此亂世,他也只能是事急從權,偶有一些危害,相比於推廣所能獲得的巨利,總歸是利大於弊了。

也正因為此,他這十幾天裏,看似在武昌府、漢陽府到處踏青郊遊,實際上也在讓身邊的人詳細繪制地圖、記載各鄉各村的田地優劣。

跟早已跟不上時效性的官府魚鱗冊等圖籍對照、把新搜集到的信息增補上去。

到時候放種子貸時,哪個縣哪個鄉上報的宜種土地面積,和沈樹人提前暗訪搜集到的大致數據差異比較大的,他就得好好留心了,說明負責這一區片的官員比較貪心,有可能趁著手頭有權力、加重了攤派放貸。

陳圓圓、李香君也跟著他遊山玩水了十幾天,一開始她們還心中有些內疚,以為是自己害得公子變墮落了,原本都是騎馬巡視各縣勸農的,現在被女眷拖累,改坐那麽豪華的熏香馬車。

日子久了之後,二女也回過味來——公子真是太奸詐了,這又是公司兩便的一石二鳥之計。

之所以假裝得這麽墮落,還不是為了誘騙那些將來要負責攤派種子貸的下屬官員,先放松警惕,不注意道台大人已經細心暗訪過了。

晚上一個唱昆曲,一個唱南曲時,難免也流露出一些哀怨之聲,偶爾勸沈樹人飲酒時,二女也不忘撒嬌:“公子真是太能算計人了,帶我們出去遊山玩水,都不忘趁機算計人。”

“哪有,你們想太多了,你們的職責就是好好玩,女人太清醒反而不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