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六章 前有劉國能,後有沈樹人(第2/3頁)

張名振帶著本部人馬沖進城門,很快結束了戰鬥,整個過程看得金聲桓目瞪口呆。

安陸這種縣城級別的地方,城墻城門能有多牢固?這都要上紅夷大炮?!

入城之後,既然是抗拒官軍之後才被破城,城內流賊軍官的命運也就可想而知了。

張名振直接再次宣布了沈兵備對投降、反正、從賊、抗拒各級別賊軍的處置標準。

依法把城內“部總”以上賊軍軍官全部抓獲,押到縣衙前的十字街口斬首,人頭拿去別處示眾,無頭屍體就串在削尖了的木樁上給百姓和賊兵看。

凡是在流賊主力都敗退、賊王都已經不存在後,縣城依然固守的,城破後部總以上原則上必須全斬!

哨總以上,如果接敵後立刻主動投降可以不斬。部總以上想例外的,必須把自己的長官抓了,或者是斬了長官的人頭向官軍投降,才能免死。

宣布這些法例後,官軍又嚴明了軍紀,沒有搶劫百姓,不過一天時間,當地人都意識到了沈樹人的部隊跟原先不一樣,再也沒有鬧出摩擦。

在安陸縣完成了立威後,也算是磨刀不誤砍柴工。

又兩日後,部隊行軍到隨州縣時,這兒留下的流賊守軍和普通百姓,不少已經聽說了安陸那邊的下場。

所以金聲桓一到,直接打起沈樹人的旗幟,學著之前張名振的說辭喊話,城內不過商議了個把時辰,就無血開城獻門了。

又有千余名選擇留下不願跟流賊走的本地籍壯丁,反正加入了官軍序列。

看到這一幕,金聲桓陷入了愈發的自我懷疑:早知道前幾天他為什麽不冒充沈兵備的旗號呢?他為什麽非要打方巡撫給他的荊州府軍隊的旗號呢?

在百姓之間,沈兵備的旗號,比其他明軍客軍的名聲,竟能好那麽多!

這諷刺的一幕,倒是和歷史上三年後、作為江北四鎮之一的高傑,想從北方率部南下到淮南時的遭遇差不多了——

歷史上高傑在崇禎死後想投靠南明,但他原本駐地在山東,要南下得穿越很多堅固城池防區。一開始他打著明軍旗號,各地卻畏之如虎,明明是在大明的疆土上行軍,卻寸步難行。

後來高傑想起自己當初也是跟過李自成的,手頭還有闖軍的旗號(高傑原是李自成部將,因為李自成受傷後失去X功能,他老婆邢氏跟著高傑跑了,有奪妻之恨,所以回不去了)然後他就用明軍假扮闖軍,從山東到淮南,一路暢行無阻。

當然,沈樹人是行德政之人,跟李自成靠搶劫分贓拉人肯定不是一回事,

李自成那種經濟套路純粹就跟傳銷拉人差不多,需要靠外部滾雪球來輸血,根本沒有經濟自我運轉的永續性。

“沈兵備仁民愛物,今日方知。天下要是都能像沈兵備治下一樣,四民各安其所,天下何至如此大亂!”當天晚上在隨州縣城立,金聲桓痛飲喝醉,沉痛感慨。

……

過了隨州縣,再往北、直到進入信陽府境內,就再也沒有縣城了,只有一些鄉鎮和關卡。

那些鄉鎮就更不可能抵抗官軍,都是隨便路過就接收。

沈樹人也是一副完全沒把賀一龍放在眼裏的架勢,一邊接收地盤,一邊就把閻應員、張煌言都從後方調來,讓他們抓緊時間在隨州各縣安定人民、恢復生產。

同時,在作戰的百忙之中,都不忘分出一部分沈家的船隊,從黃州和孝感把富余的土豆運來,好讓隨州各縣爭取在五月份還能種夏糧的情況下,把一部分合適的土地改種上土豆,這樣年底收獲時土豆的繁殖面積也能比只有黃州種要再快一倍。

至於玉米,那是沒辦法的,一年只能種一季,五月份再想種也不可能了。

而其他動物性的優種,也是一邊打仗就一邊已經拿來向當地士紳推廣。靠著這個利好,百姓也很快重新團結起來。

原本被賀錦抓去當壯丁的士兵,看到反正後父老鄉親日子過得更好,也士氣愈發高漲,願意為沈兵備而戰。

這些勸農組織生產的活兒,總得忙碌個把月,沈樹人沒空親自操心,到時候聽張煌言匯報就好。

五月十二日,在隨州縣修整完後,官軍繼續北上,也終於離開了涢水流域。

由此再往北,就是桐柏山中的三道險隘關卡,涢水的源頭到此為止,往北再也沒有成規模的農耕聚居區,只有窮山,連惡水都沒有。

而拖延了那麽多天,劉國能早就已經放棄了攻打信陽縣城,而是堵在了這條山道北端的平靖關外。

平靖關上有賀一龍留下的守軍,地形險峻易守難攻,所以劉國能也是打不進來的,只能是在北側關外圍著。

按照行軍路線趨勢,賀一龍很快會帶著大軍撤到平靖關,而沈樹人也很快會遠遠咬著追到平靖關南側實施包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