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三章 才給我兩年,就還了你一個新的蘇州(第2/3頁)

而且,董小宛最近其實有些身子了,已經懷上一個多月。沈樹人從十月底開始,就獨寵陳圓圓,好讓董小宛安胎,最多只是逞些手足撫慰。

這次回來,也會把董小宛留在蘇州老家,明年好好養著,生完了再考慮要不要帶到任上。

馬車沿著瀏河疾馳,從碼頭到沈家府邸有十幾裏路,沿途行人漸少,沈樹人也不怕被人偷窺女眷,就把車簾子打起,看些風景。

一年沒回來,太倉縣也是大變樣了,沿途十幾裏的桑園,冬季農閑時節還人煙稠密,還有些壯丁在那兒堅持挖桑基魚塘。

肉眼可見桑基魚塘的普及率已經非常高,原本只能種桑養蠶的田地,現在普遍每畝每年可以額外多產至少百來斤魚肉,多養活一些人口。魚糞肥田,也能讓桑葉產量稍稍提高一兩成。

除了桑園,河邊原本還有鱗次櫛比的織坊,不過一年後再看,織坊的數量似乎變少了,一些原本殘破老舊的廠房也都被拆了,取而代之的是數量更少、但規模更大的建築。

很多力工大冬天的還在趕工賺工錢,估計能補貼家用過個好年。沈樹人隨便掃了一眼,就能從建築規模上看出,這些工坊至少都是數千台織機規模的,很少有幾百台的小織坊了。

他不無憂慮地問:“沈福,莫非這一年下來,本地的小織坊倒閉了不少?小宛發明的飛梭織機,已經普及有一年多了吧,那些買不起新機的小作坊,難道是撐不下去了?本地絲綢和棉布的價格,可有下跌?”

這個問題沈福也不知道,他最近早就不管賬了,最多也就關心一下主人的家事。被問住之後,他立刻去前面的車喊了二哥沈壽,讓專門負責賬房的沈壽回答。

沈壽立刻來到少爺的車前,坐在外面車轅上回話:“少爺,這一年,棉布價錢確實跌了些。窄布都跌了一分多銀子一匹,關鍵是寬幅布的額外溢價少了。

原本三梭布寬三尺,窄布寬一尺八寸,但三梭布卻能賣出窄布雙倍的價,白賺六寸的面積。如今,同樣面積的三梭布已經賣不出更貴的價了。五六尺寬的飛梭布,才勉強能同樣面積溢點價。

很多專做三梭布的小織坊,是受創最嚴重的。不過他們也談不上倒閉,蘇州人做生意沒那麽容易認輸,他們自己湊不足本買新機器,就幾個小作坊合股,一起成立大作坊。”

沈樹人聽到這兒,不由笑了:這不是因為他主導的科技進步、導致產業設備升級,小企業承擔不起升級的成本,只好聯合成“卡特爾”了麽?

資本注意向產業資本壟斷升級的過程中,米國出現了托拉斯,德國出現了卡特爾,如今明末這一波,應該算是卡特爾。

大明萌了那麽久的資本注意芽,卻遲遲不能長出來,莫非要在自己手上被正式點燃。

“那就好,只要別倒閉,穩住局勢就好,不然只有幾家巨富有幾萬台織機甚至更多,小作坊都完了,這蘇州非得亂不可,咱後續要搞厘金,說不定自己老巢都會有人跳出來反對。給他們口飯吃,聯合起來抗風險,我才好管理他們。”

沈家自己雖然也有大作坊,但更多還是承擔一個采購商轉賣商的角色,沈樹人當然不希望生產環節的資本集中度過高。小企業能聯合起來扛過風浪,就最好不過了。

隨著車隊越來越靠近沈家,道路兩旁的街景也越來越繁榮。最後路過沈家自己的織坊時,沈樹人才注意到自己家估計至少也有好幾萬台織機了。

這一年多的技術叠代、采用新技術者靠著利滾利做大、投入再生產,威力真不是一般人能頂得住的。何況沈家還在聯合松江徐家一起變相地收“專利費”,靠勢力把持地方。

當馬車最終在沈家門口停穩,沈樹人居然看到父親也得信出來接他,他連忙上前行禮,至於女眷只能讓其他侍女攙扶了。

“父親,在京城可沒受人刁難吧,都是孩兒惹了左良玉,該提前跟你說知的。”

沈廷揚完全不以為意,滿面春風,簡直太為兒子的爭氣驕傲了:“這有什麽,有驚無險,這次回來,能住到什麽時候?”

沈樹人:“最多也就到元宵節,然後得先去南京辦事打點,對付左良玉、侯恂一黨。這陣子,咱正好商議一下,明年怎麽促使陛下下決心,把厘金變法的決心給定了。”

父子倆足足花了好幾分鐘,從第一進院子走到第五進、第六進,要不是有話可聊,這麽大的宅子都恨不得在自家花園裏坐滑竿了。

聊著聊著,沈樹人也不免問起自家的船隊和生意,這些事兒他一年來都沒來得及關心。

沈廷揚也很是驕傲,說沈家的海船船隊,僅僅一年時間,就從一百五六十搜,擴張了將近一倍!至少花出去大幾十萬兩銀子造船,未來每年還能漲那麽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