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七章 當初放出去的長線,終於有釣到大魚的時候(第2/2頁)

沈樹人摸著胡渣子沉吟:“暫時不清楚,不過敵不動我不動,只要守好了城門,隨時警惕,就能以不變應萬變。

昨晚我就已經吩咐下去,為了防止敵軍趁亂詐門,在北門和東門內臨時挖了半環狀的壕溝,還要把溝裏挖出來的土夯堆到溝內側。這雖然比不得甕城的防禦力,但也不是敵人一下子能沖開的,這就等於又上了一道保障。”

蘄州縣不是什麽重要城池,在黃州各縣裏規模和防禦力也就勉強排進前三,次於府治黃岡縣和鄱陽湖口的黃梅縣。

這樣的縣城,當然只有簡單的夯土城墻,不可能有包石料,更不可能有甕城。正常情況下城門被突破後,敵軍直接就能沿著主街一直殺到城中心。

沈樹人也沒能力臨時修築外甕城,卻能在不讓敵人警覺的情況下,在城門內側臨時挖一個起到簡易內甕城的長墻。

這事兒是昨晚左子雄回師後,沈樹人才安排的,別人也都還不知道。

張煌言聽了,這才松了口氣,隨後又好奇:“原來另外兩門已經修了塹壕土圍,那就不怕了——可為何反而在東門和北門如此施為?這西門面對蘄水河口,才是敵軍沿著長江推進至此的主攻方向吧?”

沈樹人智珠在握地一笑:“流賊沒有重型攻城武器,要倉促破城就只能靠騙騙,強攻我們是不怕的。我在西門駐紮重兵,敵軍細作想發難也會被撲滅,劉希堯肯定也會想到這一點,所以他肯定不會選最便於他進軍的城門來偷。”

沈樹人宣布讓進城逃難百姓解散後,依然保持外松內緊的狀態,把這些百姓分群安置,還分出士兵看管長期盯住。

忙活了半天,到了大約這天午後,就在沈樹人嚴密排查,準備找清楚賊軍細作的破綻時,轉機終於來了。

幾個細作似乎是暴露了,沈樹人提前下過命令,讓下屬發現細作就上報,所以左子雄立刻就把人送到他這兒親自審問。

一看到細作,沈樹人也頗有些詫異,其中居然有一個半月前被他放回去的那個反間細作劉三。

“大人,我是被逼的,今日我也不是被官軍抓住的,是我發現大人守備森嚴,必然能勝劉希堯,主動來投誠的!”劉三一見到他,也是磕頭如搗蒜,立刻表明心跡。

沈樹人不由樂了:“都一個半月了,你居然沒能跑掉?還給劉希堯賣命呢?”

劉三苦著臉哭訴:“小的回去之後,因為按大人您吩咐的說了,結果被劉希堯看重,盯得很緊,在營中沒機會當逃兵。

本想趁這次出軍、劉希堯把人馬放出去燒殺搶掠時,趁亂逃了,沒想到劉希堯急怒攻心,非要破城,讓人想方設法詐門,還想聯絡那不存在的內應,可坑苦了我。

我見大人神機妙算,能斬殺劉熊、殲滅劉希堯騎兵,這守衛法度還如此嚴謹,知道劉希堯必然不能成事,願投大人效犬馬之勞!”

劉三竹筒倒豆子一樣全說了,一個人只要當過一次叛徒,再想二進宮當叛徒就沒那麽多心理障礙了。

這種反復無常明哲保身的小人,沈樹人以後也不可能真的重用,但這次對付劉希堯卻是可以當衛生紙一樣臨時用用。

“你倒是老實,居然直接承認是看我防守法度嚴謹,才來投的。說說吧,劉希堯讓你們怎麽做。”沈樹人不屑地說。

劉三繼續磕頭澄清:“小的只是不敢欺瞞大人,實話實說而已。如果大人守衛法度不嚴謹,小的也不敢與大人為敵的,只會想辦法直接當逃兵,也不會幫劉希堯搶門的。

劉希堯似乎讓部將另外翻山迂回,要去東門攻打,還讓我們從西門跟著災民混進城,別帶武器,別引起懷疑,等解散之後,再想辦法拿到武器。並且聯絡城內跟大人有仇的豪紳家族內應——

可大人您知道,那些豪紳內應本就是小的上次按您的吩咐捏造出來哄騙求饒的,根本不存在呐!小的怎麽可能為劉希堯做那種九死一生的事兒。

按劉希堯的說法,傍晚時分東門外也會有一些被殺掠驅趕的百姓,會湧過來請求進城,到時候讓我們拿了兵器,趁著開門時混進人群從背後掩殺守門士卒,並且在城內放火。迂回到城東的部隊就會突然從遠處殺出,趁亂搶門。”

沈樹人點點頭,轉向旁邊候命的左子雄:“聽見了沒?傍晚時分,如果東門開了,讓我們自己的人在門內放一把火。但是記住了,要提前跟各門軍官說清楚,讓他們看到東門起火時別怕。”

左子雄抱拳:“末將遵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