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章(第2/6頁)

這個時節,嫩玉米已經變成了黃橙橙的玉米棒子,也就是可以收獲了,同時可以收獲的,還有南瓜。

他們村大部分人家的玉米地裏,都套種了南瓜或者黃瓜,南瓜如今也差不多老了,也是黃黃的一大個,不過顏色不足玉米顏色鮮亮。

夏烈種了大概五畝地的玉米,請了人來收了兩天才摘完。

掰玉米不算是個好活計,這兩天天氣正是最熱的時候,人在玉米林裏待一會兒,那是又悶又熱,而玉米葉很刺人,人要是不穿長袖長褲,等從林子裏出來,身上定然是火辣辣的一片。

所以掰玉米,得長袖長褲進去。

掰好的玉米堆砌在堂屋裏,一個個個頭都很大,掰玉米的人掰著都忍不住感嘆:“就沒見過個頭這麽大,玉米粒這麽飽滿的玉米。”

一個個拿在手裏都沉甸甸的。

掰下來的玉米很有用處,可以剝下來曬幹了打碎了做玉米粉,玉米粉可以摻著面粉做餅,還可以拿來和飯一起蒸,後者也叫包谷飯,在以前缺糧缺米的時候,鄉下人常這麽做。

除此之外,玉米最主要的,還可以用來喂養牲畜,尤其是家裏牲畜比較多的,喂雞喂鴨喂豬喂牛,都是很優秀的飼料。

夏烈家的玉米還沒想好怎麽處理,賣肯定是要賣一批的,不過她先自己拿了一點出來嘗。

玉米用機器打碎了,因為是人吃的,玉米打得特別碎,特別細膩,到粉的地步,裝在白布的袋子裏,看起來顏色特別的漂亮,有種金燦的顏色。

這就是玉米面了。

夏烈用來做了玉米餅,摻著面粉揉成團,捏成薄餅,在油鍋裏倒上一點點的油,熱了之後將餅放下去剪,不一會兒病就發出滋滋滋的油聲來。

除此之外,因為玉米地裏套種了南瓜,夏烈家南瓜也是收獲了不少,她順手便和玉米餅一起,也做了一點南瓜餅。

南瓜這東西,可以從嫩的時候一直吃到老,味道和口感也是完全不一樣的,嫩的時候吃起來自然是鮮嫩清甜的,而老了,吃起來卻是粉沙沙的,入口即化的感覺。

夏烈更喜歡吃老了的的南瓜。

成熟的南瓜老大一個,顏色是黃色的,上邊可能蒙著一層像霜一樣的白色。

南瓜切開,裏邊是空的,裝著南瓜子和一些黃色的絡子一樣的東西,南瓜子不用丟,特意裝在一個盆裏,回頭沖洗幹凈之後,曬幹再炒,也是一道美味。

當然,也可以曬幹了留著做種,明年還可以撒種。

夏烈家南瓜裏的南瓜子很多,而且更難得的是,這些南瓜子還特別的飽滿,大多數都是鼓囊囊的,少有幹癟空殼的。

南瓜裏的東西掏幹凈,血去外邊的硬皮,就可以上鍋蒸了,夏烈他們這邊習慣煮的。

因為他們這邊愛吃的是撈飯,煮過,瀝幹米湯的米用這邊特意用來蒸飯的甑子來蒸,底下是水,因而南瓜可以順便就丟進去裏煮。

等米飯蒸熟了,南瓜也就熟了,一舉兩得。

因為要做南瓜餅,夏烈這回是用的蒸的,和玉米面一樣,蒸好的南瓜和糯米粉揉在一起,揉成團,做成病下鍋煎。

玉米餅和南瓜餅都煎到兩面金黃,就可以起鍋了。

這時候餅的香味已經出來了,雖然兩種餅煎出來的顏色都是金燦燦的,可是味道卻完全不一樣。

夏烈喜歡吃煎得比較焦香的,所以餅煎的時間久一些,邊緣的位置已經泛著焦,一口咬下去的時候,帶著些許的酥脆,而裏邊的卻還是柔軟的。

夏烈家的玉米面很香,很純正的玉米香氣,因而做出來的餅,也很香。

玉米餅吃起來很香,是那種屬於雜糧主食的香氣,香味更加厚重樸實,沒有什麽多余的花裏胡哨的氣味,但是就是這種樸實稱不上精致的味道,卻讓人感覺到十分的滿足。

玉米餅吃完,再吃南瓜餅。

南瓜餅做得小,捏得團團圓圓的一個,厚實圓胖的玉米餅外邊煎得四面金黃,外邊那一層特別酥脆,比玉米餅還要酥脆。

不過因為夏烈火候把握得不太好,有些老了,但是吃起來的味道還是很棒。

相較於玉米餅有點粗糙的口感,南瓜餅的口感就顯得十分的細嫩了,而且因為是揉的糯米粉一起,口感極為的細膩軟糯,一口咬下去,外酥裏嫩,香糯可口,又帶著獨屬於南瓜的香氣。

因為時間太緊,夏烈沒準備餡料,可是就是這樣,這南瓜餅的味道就已經這麽好了。

夏烈呼出一口熱氣——剛出鍋的餅實在是有些燙。

當然,玉米餅和南瓜餅都是油炸物,再好吃,吃多了也不免讓人覺得有些膩,所以夏烈夾了點泡菜——最近天熱,她吃泡菜的次數越來越多了。

脆甜酸爽的蔥果,口感爽脆解膩的包菜……

夏烈兩個餅吃完,索性拿了餅來,往裏卷了一點包菜,一口下去,包菜酸辣的味道和柔軟油汪的玉米餅柔和,好吃又不膩味,還十分的開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