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6章:五年計劃(第2/4頁)

“重度患者,我們沒有辦法下降。”

葛業榮沉思片刻之後,說了句:“關於這一點,大家討論一下吧。”

伴隨著葛業榮的話說完,現場眾人都開始努力思考對策。

畢竟,旁聽的是陳南教授,誰還不想在陳南院長那裏露露臉呢?

只是……

半天下來,卻沒有一個系統的方案。

而這個時候,陳南說了句:“大家安靜一點,我說一句吧。”

話音剛落,全場肅靜。

陳南清了清嗓子,喝了口水,這才緩緩說道:

“咱們是中西醫結合醫院,其實沒有必要學習西醫院的策略。”

“雖然說,咱們有三個病區,但是在臨床研究方面,同樣也是三個陣地。”

“我們中西醫結合醫院,是有著自己的優勢的。”

“我覺得,西醫病區是需要進行改革的,甚至於,三個病區的存在,都是階段性產物。”

“最終,我們所有的科室,都要朝著中西醫結合的方向走。”

“處理好繼承與創新的問題,要求我們充分利用好醫院既往良好的中醫臨床基礎,不斷探索和西醫的結合點、交融處。

其次要深化中醫的辨證論治,大膽吸收現代科技成果,與現代醫學有機地結合,用科學、先進的檢測手段快速確診、觀察、比較和驗證臨床中醫療效,尋找規律,使中西醫並進,取長補短,提高中西醫結合療效。”

“現在藥占比也出來了,中醫的療效,也在得到肯定!”

“這裏呢,我得和大家提前透露一點一個關於未來發展,我們醫院發展的思路。”

“大家也好做好心理準備。”

說到這裏,台下頓時激動了起來。

醫院的發展重心以及未來發展規劃?

這是他們能聽的嗎……

包括葛業榮也有些吃驚,好奇陳南要說什麽。

因為……他娘的陳南說的這個東西,自己壓根不知道啊!

醫院要怎麽規劃?

自己一點數都沒有……

我真的是書記+代院長嗎?

陳南繼續說道:“這個東西,其實我和秦世明主任,以及李沐海老爺子也溝通過了。”

“咱們是國際醫院,也是中西醫結合示範點。”

“所以,我們的責任很重,未來的責任也很重。”

“五年計劃裏,我計劃在南方城市,開設一個同樣等級的中西醫結合醫院,外加一個海外的站點,至於地方,我們已經選好了,歐洲,至於具體城市和國家,還沒有定下來,還在協商。”

“印度的中西醫結合醫院,同樣也需要規劃之後入駐。”

“這是五年計劃。”

“而你們,各位主任,我們在十年規劃中,需要在全國一線城市二線城市中,建立十家左右的類似醫院,而你們,可能就是帶頭人。”

“所以,在這方面的改革,大家都慎重一點!”

聽見陳南的這個餅,果不其然,很多主任都興奮了起來。

因為到時候,他們可能就是各個地方的院長。

而這些病區主任,也可能是五年計劃中,那些國際醫院的主要領導。

所以說,一時間,眾人激動不已。

陳南繼續說道:

“既然是中西醫結合醫院,與單純的中醫或西醫院相比,中西醫結合醫院最顯著的特點是中西醫結合的優勢。確立這種優勢的前提就是要研究中西醫結合特色診療項目,研究中西醫結合單病種質量控制標準,逐步確定、培育醫院的優勢學科或優勢病種,完善並加強二級學科和專病專科建設,開設特色醫療服務,發揮中西醫結合的優勢……”

“關於這一次的抗生素呢,我覺得,我也不能隨時隨地都跟著你們。”

“但是,我要說幾點。”

“要將‘簡、便、驗、廉’的中醫藥適宜技術滲透到基本醫療服務的各個環節,如結合針灸、推拿、拔罐、刮痧、針麻、熱敷、熏洗、中藥敷貼、保健按摩等,減少抗生素和某些昂貴西藥的用量,緩解病人‘看病貴’問題。”

“優化中西醫資源配置,打破科室間的‘圍墻’,注重多學科交叉,創建‘品牌產品’,進而產生1+1>1的配置效果,使中西醫結合的優勢效益最大化。”

……

陳南講的很具體,而不是空話,甚至已經開始使用起來專業的知識了。

這一次的會議,足足持續了六個小時。

中間大家休息了一下。

而隨後,陳南對著趙建勇說道:

“趙建勇主任,你跟的我時間最長,學習到的理念和技術,也最深刻。”

“抗生素我研究很多,後來也和你交流過。”

“所以,這一次,你來做抗生素降低使用的這件事兒,你要用中醫的手法,滲透進去,取而代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