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0章:快,快來救駕!(第4/9頁)

現在人們對於中醫理解,經過幾百年的發展,依然有了進步。

每個時代,都會誕生出一些足夠優秀的大師。

所以,陳南也需要把這些心得,變成自己的技能。

更何況……

他得到的,只是葉天士老人家專業級的感悟,而並非全部的心得,這還是有些差距的。

想到這裏,陳南連忙打開了【感悟卡】,看著各種進度條一點點往上走,內心多了幾分歡喜。

而此時,齊慶嚴的眼神,不停的在陳南楊鴻年這邊飄揚。

不過……他卻發現,楊鴻年很少說話,而是在紙上默默的記錄著什麽。

楊鴻年看著陳南喝著茶,優哉遊哉的聽著課,忍不住說了句:

“筆記呢?”

“好心記不如爛筆頭。”

“把這些記下來,回去好好感受感受!”

“這才是關鍵。”

“在場的可都是專家學者,機會難得,不要驕傲自滿!”

陳南聞聲,尷尬的笑了笑:“我喝完茶,主任您多記一點,回頭給我抄一下。”

此話一出,楊鴻年頓時皺眉。

這他娘的臭小子!

楊鴻年感覺,人家才是主任,自己才是被主任帶出來聽課的,這角色……有點不對勁啊。

陳南看著不入流差評,嘆了口氣,楊主任哪兒都好,就是心眼兒小了點。

很快,話題就討論到了另外一個地方。

溫病能不能發汗這個話題!

這個話題,討論的十分激烈,而齊慶嚴這邊頓時眼睛一亮。

對啊!

這個話題,有難度,有深度,甚至可以說有爭議。

齊慶嚴盯著楊鴻年看了一眼,頓時來了想法。

此時,現場討論的十分激烈。

溫病能不能發汗,至今爭議頗多,每一代醫家都有自己的想法和結論。

眼看著到了白熱化的階段了。

齊慶嚴直接起身說道:“我覺得,溫病發汗,能不能?能,得慎用!”

“而且,得把握好溫病的發展階段,溫病初起即屬郁熱,邪熱在肺而不在肌表,非汗法所宜,故溫病忌汗!”

“但是,現在溫病的治病和當初也不再一樣,經常出現風溫為患,或者是空調病,又有溫病,又有寒證!”

“而且,自古到家,溫病之後,多有發汗!”

“銀翹散中並不是沒有發汗之藥!”

“只是,溫病發汗和傷寒發汗,區別很大。”

“正如,溫病發汗用薄荷,猶傷寒發汗用麻黃也。

麻黃服後出熱汗,熱汗能解寒,是以宜於傷寒;

薄荷服後出涼汗,涼汗能清溫,是以宜於溫病。

若以麻黃發溫病之汗,薄荷發傷寒之汗,大抵皆不能出汗,即出汗亦必不能愈病也。”

“所以,葉氏於在《幼科要略》雲:‘夫風溫春溫忌汗’說的是不可大汗!”

“所以,後來葉天士也補充了一下,說:‘在衛汗之可也’”

這一番話,眾人多少有些點頭。

因為溫病中確實有一些發汗的藥物,薄荷正是其中一種。

齊慶嚴說完之後,看向記筆記的楊鴻年和陳南,笑著問了句:“不知道,楊鴻年楊主任,你怎麽看?”

“哦!楊主任在記筆記,呵呵……楊主任真的是一個謙虛好學的好主任,您先寫。”

“可以讓你身邊的小兄弟來回答。”

“你剛才能說出那樣的話來,我覺得,您老師楊鴻年對中醫溫病的理解,應該很深刻,他是怎麽教導你的?”

此話一出,頓時現場眾人紛紛看向了楊鴻年。

豆大的汗珠從楊鴻年的兩鬢落下,驚起了心中萬般波濤。

這他媽的……

齊慶嚴,你故意的吧?!

楊鴻年內心緊張的要死。

要知道,對於溫病的理解,楊鴻年顯然是不如大家的。

源城市人民醫院中醫科,不比其他中醫院的科室,人家的主任,專業劃分很精準,比如脾胃科、肺病科……甚至很多中醫院也根據中醫傳承,延伸出來了溫病教研室、經方工作室……等等!

這些專家們在某一個領域的造詣,很高!

但是,楊鴻年在源城市人民醫院,這是一家西醫院的中醫科,所以,楊鴻年的精力絕對不可能精準的針對一個種類的疾病,更不可能專門研究學習一種學科,他每天處理的疾病內外婦兒都有。

所以,如此一來,更偏向於了中醫內科雜病。

顯然,楊鴻年有點緊張了。

但是!

緊張歸緊張,慫歸慫!

該有的擔當,楊鴻年絕對是有的。

哪怕是站起來丟人,他也不能讓陳南站起來去丟這個人。

他楊鴻年還不至於讓一個晚輩,去接受這一切。

所以!

楊鴻年深吸一口氣,放下了手裏的筆,右手按住了陳南的肩膀,就要起身發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