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一字萬金陳醫生!(第3/8頁)

治病,必求果!

而診斷,就是尋求答案的最佳手段。

望聞問切,四種途徑,推拿揉掐,四種技法。

陳南不急不緩,慢慢探尋!

凡觀小兒病症,男觀左手右腳,女觀右手左腳,必察何經絡,得其症候!

陳南擡頭:“把左腳的鞋子脫了,我看一下。”

這一次,莊勛雖然好奇,但是很配合!

他看著陳南在孫女腳上輕輕推按,時而輕淺,時而重按,有三五下即止,有三五十依然……

這個時候,忽然一個男子走了過來,對著莊勛小聲說道:

“莊總,陶老先生來了!”

莊勛聞聲,連忙點頭,出去迎接。

陶訓義是全國名老中醫,今年七十一歲,現在是晉省中醫領域很有威望的人,同時……也是被最看好的下一屆國醫大師。

莊勛自然對其恭謙有加,親自迎接。

而陳南沒有理會,而是繼續檢查治療。

此時,陶訓義已經上了二樓。

李光明等人看見陶老來了,紛紛打了個招呼。

“陶老,您來了!”

“陶老,您好……”

“……”

眾人紛紛點頭問候,陶訓義微笑頷首:“大家好,不需要客氣。”

“今天來,是為了會診。”

“光明,患者怎麽樣了?”

李光明連忙開始介紹起來。

而此時,陶訓義已經走到了小女孩不遠處,眼睛直勾勾的看向小姑娘。

王守喜忍不住說道:“陶老,您請,我去叫他讓一讓。”

陶訓義擺了擺手:“不可!”

“不要打斷人家思路。”

此時診斷的,是陳南。

雖然年輕,但是陶訓義只是一眼,便被吸引到了目光。

這是在做什麽?

王守喜原本只是想要邀功。

畢竟,陳南不過是一個二十多歲的小夥子,現在陶老來了,自然要讓開位置。

可是,陶訓義卻深知行規。

哪怕對方不行,也不能插隊診治,這是規矩!

不能破!

二來……

是陳南的手法,吸引了對方的注意。

陶訓義頓時眯起眼睛,認真看了起來。

陳南此時十分怪異。

一會兒揉掐腳底,一邊觀望,食指。

時而停頓片刻,時而兩穴並用。

看見這一幕,眾人多少有些茫然。

王守喜更是內心腹誹。

他覺得陳南是在故弄玄虛。

唯獨陶訓義,面色凝重,盯著陳南的手法,一言不發!

如果他沒有猜錯的話!

這應該是《幼科推拿秘書》中的手法秘旨!

何為手法密旨?

這是一種小兒推拿學科中,自成一派的診斷手法。

小兒疾病,比起成人限制諸多。

一不善言,二不宜診。

所以古代醫家根據推拿秘術總結出來的一套行之有效的推拿診法。

凡觀小兒病症,必察何經絡,得其症候,方知道推某筋,掐某處,久揉驗,總要先觀兒虛實!

而剛才陳南的手法,很有可能是……君臣相使。

蓋穴有君臣,推有緩急,用數穴中有一穴為主者,而一穴君也,眾穴臣也,相為表裏而相濟者也!

通過對小兒經絡的推拿揉掐,能讓其本色呈現!

越是認真觀看,陶訓義內心就越是震驚!

陶訓義退休之後,開始認真總結學術思想,對古人書籍進行梳理整合。

現任更是中醫古籍研究所的榮譽所長。

所以,這些年他也算是博覽眾書,對各家之言很有研究。

但是,紙上得來終覺淺。

但是今日一看,卻有一種醍醐灌頂的感覺。

沒錯!

陳南的手法很細膩,檢查手法更是無微不至。

這讓困惑陶訓義良久的內容,如同水到渠成一般,緩緩鋪開!

“原來這就是所謂的表裏相濟君臣穴?”

“原來是這個意思啊!”

“還有……這是……待人神明其源?”

“竟然是這樣的?”

一時間,陶訓義整個人已經沉浸其中了。

甚至於忘記了今天他是來診治的,而不是來上課的!

此時的陶訓義,就如同一個幹涸的海綿,不斷的從陳南的手法之中汲取營養。

……

一旁的眾人看見陶老面色凝重的盯著陳南,以為是老先生等的有些不耐煩了。

可是……

陳南半天不起來,讓大家也有些為難。

都是請來的客人,上去勸阻有些不合適。

而王守喜卻內心竊喜。

這個陳南,太不識擡舉了!

難道不知道主動讓開位置嗎?

陳南並沒有!

此時的他,已經對於小女孩的情況有了一個清晰的認知。

眼前這個小姑娘,屬於憂愁思慮傷及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