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視頻後續 財政危機(第2/3頁)

天幕明明白白的解釋了外甥的死因。

六年四戰,中間的時間,實在是太緊迫了!

根本留不下他喘息修養的空隙。

若是再按照歷史重演。

他還是保不住去病的性命。

只有拉長戰線,中間才能給去病兩年以上修養的時間。

這樣,去病才有可能正常的活下去。

衛青隱約猜到了,為什麽陛下會這麽急躁,非要快速發起一次又一次的戰爭。

很簡單,陛下今年已經二十有七。

以文景兩帝只有四十六七的壽命來看,陛下不難認為,自己也就剩下不到二十年的壽命。

他迫切的想要在自己執政期間,徹底解決匈奴!

當然,這應該只是部分可能。

真實的原因,肯定比這更為復雜。

不過,不管怎麽說。天幕告知了陛下他還有三十年的壽命。

自己和去病,也不會成為權臣。

而天幕透露的戰爭次數和規模,足夠讓大臣們堅決的反對戰爭。

陛下就算是再不願,也會因為種種原因。

減慢自身征伐匈奴的腳步!

衛青提出對匈奴的計謀,有兩層效果。

一、是為了迷惑匈奴,以逸待勞,準備殲滅對方。

二、便是為了拉長時間。

也就是說,他同時算計了匈奴和朝中大臣,乃至……

陛下!

這算不上什麽陰謀。

而是如今的大勢。

多次戰爭帶來的軍費問題,是怎麽也繞不過去的。

朝中必然會有一波又一波的大臣,堅決反對。

這樣的壓力,無論是陛下還是自己,都撐不住的。

自己只不過是順應局勢,順水推舟而已。

衛青沒有得意。

他清楚,大臣們再反對,陛下都不會動搖他那顆對戰匈奴的決心。

再加上有自己和去病,能夠保證獲勝。

肯定會有一部分人,向陛下倒戈,靠近他,堅決支持戰爭。

所以,戰爭必會持續。

衛青對自己沒有什麽擔心。

他更憂心去病。

天幕說,像他們這樣的名將,世間少有。

天幕又說,主將指揮,離不開執行,自己當大將軍時,手下的士兵執行不到位,所以才會頻繁出錯。

帶過一萬騎兵的衛青,對此感觸更加深刻。

屬下無法理會自己的命令,指揮低層士兵時,也做不到如臂所指。

他常常要耗費很多心力,去考慮如何排兵布陣,才能讓士兵做出自己設想的反應。

天幕說的去病,在這方面,恐怕更嚴重。

歸根究底,是大軍缺少中間將領!

如果能培養出一批,優秀的,能夠快速領會戰略、傳達消息,指揮好下屬的中層將領,供去病使用。

那去病在征戰中,應該就沒有這麽累了吧?

他現在只是關內侯,還能接觸這些中層將士,又有名氣,能夠吸引他們投靠。

這段時間,完全可以沉下心來,好好打磨軍隊!

思索著這些,衛青沒有泄露出半點異樣。

旁邊,被桑弘羊反復念叨的劉徹,簡直成了一條廢龍。

在劉徹即將煩躁起來前,主父偃出言制止道:

“十年後的事兒,還不一定會發生呢,侍中,先不要提了,我倒是覺著五胡之亂這點,有些疑點。”

“咦?”

一點兒都不想聽心腹念叨的劉徹,做出一幅驚訝的模樣,問道:

“有何疑點?”

“東漢,南北朝。”

借著剛才的事跡,把天幕又通讀一遍的主父偃,抓住了這個兩個重點。

“天幕的時間,太混亂了。誰說五胡之亂,一定和陛下征伐匈奴有關?”

這話劉徹愛聽,雖然他心中,還是認為這與自己有些許關系,但劉徹更想得到一個與自己無關的理由,他立刻追問道:

“為何?”

主父偃指著拿起筆,沒有蘸墨,指著不帛上的文字說道。

“陛下可知周幽王?”

旁邊的衛青有些茫然。

桑弘羊不由得也皺起來眉頭。

周幽王是誰?這與南北朝有什麽關系?

劉徹倒是熟讀經史,主父偃一提,他便反應過來。

“你是說東周西周?”

劉徹一提醒,張湯也明白了。

而主父偃也點頭道:

“是即!”

看在場還有兩位不懂的,主父偃解釋道:

“周幽王廢長立幼,致使周朝二王並立,進而分裂。後周平王遷都洛邑,故自周幽王以前,因都城在西,為鎬京,所以被稱為西周。周幽王以後,洛邑在東方,便被稱為東周。”

說到這裏,主父偃略微頓了頓,看衛青、桑弘羊都跟了上來,能夠理解,他繼續道:

“不過,大部分人,都不會專門稱呼東周,這一段時間,還有一個更熟悉的名字。”

說到這裏,衛青也明悟過來。

旁邊的桑弘羊有些遲疑。他開口詢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