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章 封賞

演講結束後,下面響起雷鳴般的掌聲。

宋玉竹看著下面的大臣,甭管他們是真心也好,裝得也罷,自己這番話就是讓他們明白,只要好好幹,朝廷不會忘記他們的功勞,反之朝廷也不會用無為的官員。

演講完便是封賞,因為要賞賜的人比較多,今日只能賞賜一部分,明日再賞其他人,禮部員外郎站在上面唱名。

第一個受封的人就是蜀州清河縣縣令郝良山。

蜀州地動,清河縣受災嚴重。在沒有任何支援的情況下,他親自組織當地百姓自救,沒有錯過最佳救援時間,在倒塌的房屋下救出了許多人。

這種有勇有謀,以人為本的好縣令,自然值得嘉獎!

郝良山因為官職低位站在最後面,聽到高台上突然叫到自己的名字以為聽錯了。

旁邊的人道:“良山,快上去領賞啊!”

郝良山這才反應過來,同手同腳在一眾官員的目光中走到高台上。

“微臣叩見陛下!”郝良山跪在地上。

“愛卿請起。”

宋玉竹道:“朕聽聞你在地動時帶領百姓自救,還不忘補種糧食,保證百姓秋天不餓肚子。”

“這是下官該做的。”

“是啊,但許多官員都做不到這些,你當得起朕的賞賜!”

旁邊有內侍端著賞銀和牌匾走過來,郝良山接過雙手顫抖的接過銀子和牌匾,激動的說不出話。

“去吧,好好幹!”

“微臣遵命!”在一眾大臣的羨慕的目光中,郝良山走下高台。得了皇上的青眼,這位他前途不可估量,只要不犯錯很快就能升遷了。

第二位被賞賜的人是在西州治蝗有功的肖清池。

去年他去西州治理蝗災,為了將蝗災根除留在西州大半年,直到今年六月份才回來。

冬季他帶領著當地百姓,刨出地底下的蝗蟲子晾曬凍死,又煮了草木灰水澆在上面,今年西州的蝗蟲果然少了許多,沒有再釀成災害。

肖清池上了高台,聲音清亮的道:“微臣拜見陛下!”

宋玉竹上下打量著他道:“快起,清池啊你曬黑了。”

西州的風大,將原本白皙俊朗的書生吹成了黑漆漆的老漢。

肖清池撓撓頭,露出一口白牙,回來這兩個月,逢人第一面都是這句話。

“黑了好,看著更有精氣神了,回來好好幹!”

“遵命!”肖清池謝完賞,腳步輕快的下了樓台。

要說前兩個官員被封賞是天經地義,畢竟趙清池治蝗和郝良山救人都被大家看在眼裏。

禮部員外郎喊出第三位縣令的名字時,大家都露出疑惑的表情。

“魯州金源縣縣令張望民。”

這是哪位知縣?大家聽都沒聽過,他有何作為?

張望民自己都蒙了,過了半晌上面又喊了一聲,他才顫顫巍巍的朝樓台上走去。

他今年已經五十九歲,頭發花白,身體不再挺拔,每登一步台階都要停下休息片刻。

內侍想要催促他快一些,被宋玉竹攔住:“不著急,讓老大人慢慢走。”

終於等到高台,張望民伏地叩拜:“微臣張望民拜見吾皇,萬歲萬萬歲……”

他不是進士出身,前朝舉人補缺到魯州金源縣,在那裏做了二十六年的縣丞,後來才升到了縣令。

這輩子還從沒見過皇上的天顏,今天是第一次面聖,激動的渾身顫抖。

宋玉竹雙手扶著他站起來:“愛卿請起。”

張望民站起身,擡頭看了一眼皇上,只覺得眼前皇帝豐神俊逸,仿佛畫中的仙人一般,讓人不敢直視。

他還不知道自己為何受封賞,倒是旁邊禮部的員外郎解了他的惑。

“張縣令在任職期間,勤政愛民,勸學有功,特此封賞!”

沒錯,張望民受封的原因就是一件事——勸學。

自從宋玉竹在全國推廣免費學府後,除了上京周邊,能真正落實下去的地區並不多見,金源縣是個特例。

張望民年幼時家貧,深知窮人想要出人頭地改換門庭,唯一的辦法就是讀書。

以前老百姓根本讀不起書,如今朝廷鼓勵孩子們讀書識字,竟然還出資建立了免費的學府,有這麽好的條件自然不能浪費了!

張望民為了能讓孩子都去讀書,挨家挨戶登門勸說,在他的不懈努力下,金源縣的學子多達一千八百人!

這些孩子有的參加考試來到上京大學,有的在當地從事教育行業,還有的在國家工廠任職,不久的將來肯定還有人入朝為官。

如果說是學習改變了這些孩子的命運,那張望民就是那個契機,沒有他孜孜不倦的勸學,這些孩子這輩子都不可能有這樣的機會。

他們可能會像父輩那般忙碌在田間地頭,早出晚歸,最後生兒育女為了下一代繼續勞作。

底下的官員聽完禮部員外郎的解說後,紛紛陷入沉思。皇上如此重視讀書,有遠見的官員已經在心裏計劃,回去將學府好好辦一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