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四十三章 來京

傍晚,京師皇宮謹身殿燈火通明,俯覽宮城其余宮殿都早早熄了燈燭,一片黯淡中顯襯的此處明亮格外燦爛。

皇帝太子丞相大將軍加上六部尚書層次分明的聚在北疆形勢圖前商議,於前日蒙古慌亂退兵,岐陽王李文忠率兵追擊百裏,斬獲無數。

“聖上,糧草輜重都已經籌措完畢運往了北疆,若是不取幾個蒙古王族的頭顱,豈不是讓草原小窺了我大明!”

“是極,草原夷狄畏威而不懷德,牧兵殺多少都不足以讓其等知痛,必先殺其權貴!”

大明高層瞬間統一了戰略,大都督府會立刻向北疆傳遞命令,大明初立武德充沛,無論文武皆不怯戰。

補充了一些細節後,常遇春領著兵部及大都督府的一眾官員將領退下,他們回去後還要再完善一些。

朱元璋目光落到胡惟庸身上,但終究是沒說什麽,一旁的刑部尚書也是松了一口氣,朝廷現在實在不宜有什麽大動蕩。

等所有人都退下後,朱元璋陷入了沉思,一直沒有開口的朱標此時才道:“父皇還是沒有想好是否要徹底廢除丞相之位嗎?”

朱元璋雙手交叉兩只大拇指不斷的互相繞圈:“你是怎麽想的?”

“若是兒臣來說,雖不喜但還是覺得丞相之職有必要保留。”

“當然,必要的削弱分割其權是肯定的。”

朱標繼續說道:“有時候也是確實是需要這麽一個位高權重的人出來承擔某些責任。”

權相畢竟是少數,絕大部分的丞相都是皇權的傀儡,畢竟他天然就處於劣勢,皇權稍稍振奮就足以壓制他。

“如何分割?”

“分一部分與內閣,加強六部的獨立性,文武分治相不涉軍。”

古時三公何等尊顯,所謂茲惟三公,論道竟邦,燮理陰陽,可而今也不過一虛職,可見位份之重否還要看是否為實權握柄。

其實對於他們父子而言,有沒有丞相根本無所謂,老朱擔心的只是將來子孫生於深宮長於婦人之手,難有禦下之能。

除去掉丞相,將相權徹底分割,那麽君臣之別就難以逾越了,除非改朝換代否則臣子終究只能是臣子,皇權縱然有萎靡之時,一朝振奮便可奪回。

朱標是懶得為兒孫多打算,任何計劃籌謀都頂不住時間的沖刷,人亡政息,難不成還能爬出來撥亂反正,且由得他們去吧,做好自己這代人的事就夠了。

天行有常,不為堯存,不為桀亡。

父子倆這方面有很大的觀念區別,不過也可理解,千辛萬苦得以家姓傳國何其不易,自是期望可以傳承千秋萬代,朱標就有些崽賣爺田心不疼了,可實際上也是一種清醒,人力終有窮,天道終有定。

朱元璋嘆了口氣,兒子優秀也是有不好的地方,他不會唯命是從,有自己的想法與意志,哪怕會暫時退讓,可他登基之後必然會按照自己的想法貫徹理念。

連兒子都管不到了,後世子孫難道還真能如他預想一般遵奉他的《皇明祖訓》為人處世治國理政嗎?

見自己父皇有些郁氣,朱標也是有些心疼,但還是沒有開口說什麽,一代人想定數代人的行為準則治國理念是極為不現實的事情。

無論是誰當了皇帝都會自然的抗拒約束,不為別的,就因為皇帝不應該被約束,哪怕你是我的祖宗。

“罷了,隨你吧,不過計劃還是要繼續進行的。”

兒子有想法不要緊,只不過是與他不一樣,不耽誤大明傳承,可淮西武勛不經過清洗,必然會導致禍亂,威脅王朝存亡。

“伏唯父皇。”

這點上父子倆是持相同態度的,楊憲汪廣洋的迅速倒台,都證明了哪怕是皇帝親自任命的人,只要不是淮西人,那麽就要鬥倒他直到換上他們自己人才可以。

這是淮西勛貴們樸素的在彰顯權勢,我們扶著上位做了皇帝,現在連文臣之首都是我們的人,還有誰能把我們怎麽樣?

一個地方的人才可以支撐亂世逐鹿,但一個地方的人才絕不夠治理整個天下,如果上層永遠是這一批人,那麽大明就倒退回皇與世家共天下的魏晉時期了。

這是絕不能容忍的情況,唐末五代無窮的戰亂中,由黃巢開始有規模有組織的屠殺世家,到朱溫制造了白馬驛之禍,真正的世家大族都被進行了肉體毀滅,難道大明又要重新培養出來?

要知道大明現在所謂的世家,都只不過是名頭上的,實際上不過是大些的地主,族中通文識字的脫產者多了些而已。

歸根結底還是要靠科舉或是國子監入仕,需要皇權的提拔恩遇,而非家族式的權利繼承,這就使得他們對面江南案潘富案都毫無反抗的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