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七十五章 遷牧

戶部尚書同兵部尚書爭論幾句後便轉過身對直言道:“其實微臣也早有向聖上及殿下上奏縮減馬政之意,與尋常百姓而言,為朝廷養戰馬之耗費實在太高,一場馬瘟就是破家之禍,與其勞民傷財,不如讓他們安心耕種。”

“還有太仆寺在江南、山西、河北、陜西等地的馬場還是太大,微臣以為應改為耕地,馬場可以轉移到遼東西南之地。”

兵部尚書立刻駁斥道:“行天莫如龍,行地莫如馬,馬者,甲兵之本,國之大用也!前元賊逆尚存,西南遼東北疆何處無患?若我大明不乘勝追擊,偏在此時廢棄馬政,豈不是削足適履?微臣請殿明鑒!”

太仆寺少卿打著圓場道:“殿下的意思應是改朝廷雇百姓養馬之政,而非兩位尚書未免太偏激了些,何至於此。”

不過他的話顯然分量還是不夠,戶部和兵部的官員就當沒聽到,依舊是將此事往極端化去爭論不休,顯然是為了各自的利益。

兵部及其背後的大都督府也就是淮西武勛們,顯然是不希望馬政有什麽變化的,軍中馬匹的數量一直激漲,這就是他們的底氣。

更何況軍中撈錢的法門本就不算太多,私放商隊往蒙古貿易如今又被嚴令禁止,每年供應的馬匹如果再削減可真是得要窮死了。

戶部則是很簡單的想法,朝廷現如今方方面面都要錢,這錢糧從何處來,不還得靠著百姓耕種繳納賦稅。

馬匹再多只能是吃糧而不能產糧,一匹馬尤其是戰馬每日所需的糧食是極多的,如果不是在天然草場上,養一匹戰馬所需土地,如果用來種糧,可以養活人丁二十余口。

朱標輕輕拍了拍書案就讓所有人迅速調整體態,等他們都安靜下來才開口道:“中原不適養馬,能到如今之盛景已經是我大明傾盡國力所為了,實非長遠久存之道。”

“朝廷交予江南百姓所養之馬,戶部及太仆寺立刻以市價購回,驅趕至西南及遼東牧養,著令工部太仆寺將牧場往這兩處遷移,遷移後留下的土地戶部要及時安排百姓開荒耕種。”

中原本就不是適合養馬的地方,宋朝國土盡失無可奈何才在此處養馬,大明現如今連燕雲十六州及遼東都收復了,馬匹也沒那麽緊張了,必然是要讓出土地給百姓吃飯的。

見太子主意已定,兵部官員們悶悶不樂,但也說不出什麽,若是在朝堂上他們還敢鬧一鬧,可在這謹身殿是斷然不敢了。

戶部尚書皺起了眉頭道:“殿下,江南恐怕有十余萬馬匹,戶部拿不出錢來購回,更何況那馬匹本就是朝廷借給他們養的,也有賦稅減免之策。”

太仆寺少卿也是趕忙說道:“臣等知殿下寬仁德懷愛民如子有意照拂百姓,能將馬匹收回並不處傷耗便足矣安民心了。”

朱標目光投向戶部尚書,若是旁人早就退讓了,畢竟朝廷的錢就是皇帝的錢,皇帝的錢終歸就是太子的錢,人家都不心疼他心疼什麽。

只是這趙文景不愧黑臉貔貅之稱,涉及戶部的錢糧真真是咬死不松口,表露出的意思很簡單,太子爺,要讓戶部出這種不必要的錢是絕對沒門,除非您直接去了我的烏紗,否則只要我還是戶部尚書這錢就不能動,問就是沒有。

朱標見此只能是自己退讓一步了,他麾下不缺旁的官員,就是缺趙文景這種能管錢糧賦稅的人才,甚至不僅是他麾下沒有,老朱麾下也就這一個寶貝。

這幾年他們父子倆被趙文景硬頂也不是一次兩次了,連老朱那個暴脾氣都能忍下來,就可知趙文景確實是一心為國,而非貪腐之徒。

朱標揉了揉眉心嘆道:“那糧稅寬免之政就再延續兩年吧,百姓為朝廷養馬耗費不少,如今突然將馬收回,他們的損失也不小,若是有富戶願意將馬留下的亦可。”

“這裏面涉及的問題不少,你們回去後在好好商量一下,定出個章程送來,本宮也好送至聖上面前,盡快將此事落實。”

趙文景顯然還是覺得太子對百姓有些太仁慈了,當然不是說不好,若是國泰民安國庫充盈之時自然是好事一樁,但現在百廢待興戶部處處都不夠用錢糧,實在是很難支持太子施恩天下。

但趙文景終究不是禦史們那般的一根筋,知曉殿下已經是夠給他面子就暫先安忍下來,等回去在私下上奏訴說戶部的難處。

“微臣等謹遵殿下諭令,臣等告退。”

劉瑾送他們出了殿,朱標放松有些僵硬的身體靠在椅背上,戶部的難處他怎麽可能不知道,只是江南這兩年多災多難,上次因為江南案引發的動亂到現在都還未徹底平定。

上次針對的是書生士紳階層,這次針對的是尋常百姓,這兩者哪一個都不可怕,但兩者結合可就嚇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