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四十三章 朝會(第2/2頁)

說實在的,倭奴也不夠用,何況還有不少被全旭持太子手令秘密帶走了,錦衣衛的訓練自然是需要見血的,而且醫學的進步發展也需要倭奴奉獻一下。

翰林院禮部倒有幾個想站出來說話,畢竟倭奴的數量不少,怎麽會消耗的如此之快,無疑是地方監工的官吏十分嚴苛所致,這有違聖人教誨,亦不和泱泱天朝禮法。

不過到底是沒有敢開口,這話當初在倭奴們被俘時就有人諫言過,但那些人都被聖上貶到倭寇頻繁侵擾的縣村為官了,有兩個後來就在倭寇劫掠中被殺了,畢竟小股倭寇不好攔截其蹤。

大多數官員都有些皺眉,不是心軟,開國年間的人,心腸還是很硬的,若死的都是普通百姓,那他們自然不答應,可死的是倭奴,那就不一樣。

皺眉只是有些不滿那些地方官吏目光短淺,只知道敢進程為自己搏功,卻不知細水長流之道,倭奴多好的勞力啊,合該多用些年才好,現在死光了卻是不好補充了。

朱標心裏清楚,地方用的太狠是一回事,全旭那邊要走的也不是個小數目,到如今才損耗殆盡,已經是那幫倭奴命夠硬了。

朱標開口吩咐道“已經是春耕之際了,怎可輕易征發百姓服徭役誤了耕種大計,鳳陽那邊的一切工程暫且停工,務需急切,剩下的倭奴也將養起來吧,他們將來還有用處。”

“微臣謹遵殿下教誨。”

農桑乃立國之第一要務,經賦之源,生民衣食之本,春耕時節不征青壯百姓之徭役是定律,沒有誰敢這麽做,除非想激起民怨。

大都督府奏:“大同衛送邊民寡婦及遺棄人口六十一戶臨近京師,不知如何安置。”

朱標直接道:“如願婚配者則令京營未娶之青壯納之,不願婚配者戶部予以在京外安頓,借田畝稻種使令其耕種立身安家。”

“諾。”

一樁樁一件件政務在朱標手中處理的極快,這就是多年陪著自己父皇批閱奏章的好處了,太子處理的得心應手,大多數官員武勛們也很欣喜,他們都指望著大明傳承有序,他們也好綿延光耀家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