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一十一章 監國

還要用就不至於死,不死就一切都好,這也是為何朝局還能穩住的原因,若是皇帝真的僅憑一時之怒就濫殺如此眾多的勸諫之臣,那這朝廷中樞早就分崩離析了。

再怎麽想當官也不可能冒著這般風險在如此肆意的帝王治下效命,縱然是天子至尊,也不能如此對待百官臣子,所謂君視臣如草芥,則臣視君如寇仇,往昔老朱殺官,殺的是徇私舞弊貪贓枉法的佞臣賊子國之蛀蟲們。

此等就算放到天下公議,也是任誰都挑不出錯來,因為廉者受賞貪者受刑是天理公道,而如今在刑部大牢的官員們,僅僅只是因為上諫君王,無論其言對錯都不該至死罪。

“朕意已決,爾等不必再勸,朝中政務運轉由胡相主持……”

此言一出滿堂皆寂,本就跪在地上的胡惟庸更是一個響頭磕在地上大聲道:“臣再請聖上三思,此朝野動蕩之際誠需聖上在京發號施令,縱聖上執意北巡,朝廷政務也該委於太子儲君監國理政,臣等輔佐之,臣等請聖上三思明鑒!”

“臣等復議胡相所奏,跪請聖上三思。”

皇帝的心意向來不是他們可能改變的,但該說的話還是得說,總不能直接就把心裏話說出來,聖上您可趕緊走吧,快騰出地方讓太子殿下恢復朝野安定……

君臣推辭間就把事情定下了,眾臣面上都是一片憂愁,仿佛江山社稷之重片刻都離不開皇帝陛下,不過心底都是大大的松了一口氣。

聖上松手了,這事兒也就終於快到頭了,他們成功的渡過了此次風波,雖然在士林名望上稍有虧損,但也無關大礙。

隨著聖諭傳達,很快一身朝服威儀堂堂的太子殿下重新踏足闊別已久的奉天殿,重新回到大明權利的頂端。

朱標越過群臣,在文武百官的恭敬注視中拜倒在禦階之下,簡單的父子君臣奏對後起身面朝群臣站定,百官欣然拜倒朝見監國太子。

朱標微微躬身回了一禮,以示君臣恩遇相佐之情,他畢竟還只是儲君,該有的禮儀不能免,在這大殿上能堂而皇之受文武朝拜的唯有真正的君主。

他其實也有些意外,本以為怎麽也得再有兩天父皇才會宣布離京北巡的事宜,方才他還在文華殿喝茶看書呢,接到聖諭後趕忙換上的朝服。

不過看著眼前有些稀疏的人群,大概也就猜到是怎麽回事了,中書省應該是撐不住了,那麽多官府衙門的職位空缺,中書官員就是會分身術也撐不下去了……

朱標踏上禦階站回到觀政的位置,至尊龍椅之下文武群臣之上,這個位置就代表著皇朝正統傳承有序,以重萬年之統,以繁四海之心。

看著太子歸位,不僅是通政使陳佑宗等一幹東宮屬臣安心,其余官員亦是如此,太子在,起碼代表著可以商量,就算聖上不受勸諫,他們還可以通過太子勸一勸。

太子不當朝這些時日,看看這江南鬧成了什麽樣子,看看這朝廷連起碼的架子都快散了,就仿佛回到了開國元年一般,文衰武盛至極,連著兩任都是勛貴為相。

“如爾等所願,著令太子監國,除軍情要事需咱決斷外,一應政務皆由中書省輔佐太子處理決斷,爾等當盡心竭力輔佐太子監國理政!”

胡惟庸領著文武群臣再拜:“臣等謹遵聖上教誨,定然忠於國事,竭力輔佐東宮穩定朝局安定天下,以待聖上還朝!”

朱元璋滿意的點點,隨後又開口敲打了幾下武勛們,然後就退朝了,大步流星的離開了奉天殿,朱標領著群臣躬身相送。

等皇帝離開後,朱標走下禦階扶起胡惟庸道:“父皇北巡以國事相托,本宮年少才疏,尚需胡相國擔待輔佐。”

胡惟庸誠懇答道:“太子殿下英明神武,臣唯有微命忠心以報之。”

其余人官員也立刻圍了上來,朱標環顧一圈道:“本宮禁足於宮內,亦得聞卿等日日上奏為本宮求情,深感念之銘感五內。”

吏部尚書應道:“此乃臣等之責,何須殿下此言。”

陳寧在旁道:“皆是僥賴天子聖明,讓殿下困局如此之久,臣等有過無功啊。”

其余人也是各個面露慚愧之色,無人敢請功反而各個都在請罪,可見都是聰明人,儲君的感激不是個人能夠承受的,尤其是在都清楚聖上意圖的時候。

朱標毫不在意,同各級官員都說了幾句,沒有落下誰,無論他們心裏是如何想的,事實就是他們都這麽做了,那就該讓他們知道太子記住此情份。

於是到最後大家都很開心,有幾個不是太聰明的就想趁此機會勸說太子殿下將刑部大牢內關押的同僚們放出來,不僅能解決朝廷目前人手短缺的問題,還能對那些同僚們賣個人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