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九章 劃疆為王

只是事情再難也是要辦的,一樁樁一件件,隨著朝廷調來補缺的官吏越來越多,朱標這邊做事也就越來越遊刃有余,青壯災民們也開始以工代賦。

發現確實能夠多吃飯,並且月底還能拿到銅錢後他們幹活的熱情就凸顯了許多,興修水利通水渠之類的等等勞力活幹的也都頗為勤快。

全旭也早領著十萬兩銀子以及那些合適的孤兒們回返錦衣衛基地了,朱標本打算差不多了就回京,畢竟自己父皇母後妻子都來信催促過了。

只是奈何抽不出身,太多事務沒有定下,朱標也不忍心久經苦難的陜甘百姓在受苦了,畢竟他們已經很難了,或許是強者對弱者天然的憐憫之心,朱標又留在平涼府月余。

眼看著由夏入秋,陜甘也連下了兩天的大雨,朱標才終於準備動身回京了,隨行護衛的只有半數府軍衛,以及曹良辰調來的兵卒。

幾大州府的衛所主將一掃而空,朱標自然要安排心腹補上,府軍衛唐士忠等人自然再合適不過,到底是朱家親衛近軍值得信任。

何況這幾個州府地處絲綢之路要道,目前海運風險有些過大,通過重啟路上絲綢之路連通中亞印度還是很有必要的。

絲綢之路始於西漢,鼎盛於唐,一直到北宋實際版圖大幅縮減,朝廷未能控制河西走廊,到了南宋時期,更無法涉足西北地區,絲綢之路衰落日益明顯。

但在蒙元時期,蒙古發動了三次西征及南征,版圖大大擴展,加之驛路的設立、歐亞交通網絡的恢復,使歐亞廣大地域範圍內國際商隊長途販運活動再度興盛起來。

早年朱標就查閱過元代的記載,當時在漫長的東西方陸路商道上從事商隊販運貿易的,有歐洲商人、有西亞、中亞地區的商人以及中國色目商人等,元大都作為東方國際貿易中心的無可爭議的地位。

歐州和中、西亞商人一般都攜帶大量金銀、珠寶、藥物、奇禽異獸、香料、竹布等商品來中國或在沿途出售,他們所購買的主要是中國的緞匹、繡彩、金錦、絲綢、茶葉、瓷器、藥材等商品。

一直到元末戰亂紛飛,與此同時西域中亞等地也是暴亂頻生,商業大受打擊,所以近年來往來的商隊甚少,而老朱對這些也不看重,甚至可以說是排斥一切外來種族。

但朱標卻是知曉一味的閉關鎖國是不行的,經濟繁榮對國家的好處更是不言而喻,算算時間,意大利那邊都已經開始文藝復興了,文藝復興是什麽,那是資產階級反封建的新文化運動。

時不我待,漢唐時期的野人們如今也開始邁步向前了,大明不能落後,如今洪武四年也過去大半了,這四年朱標一心穩固,如今成效可謂是卓著。

北方蒙古如今陷入內亂,四分五裂之局面,有李文忠常遇春在其中攪局,最起碼有數年功夫他們是沒有心思南下犯境了。

西方朝廷采取了多封眾建的政策打壓帕竹政權,使其不能完全整合烏斯藏的政教力量,內憂外患之下他們只能安安穩穩的過日子,那邊實在太過貧困加上高原氣候,大明實在沒有必要攻打下來,得不償失。

南方雲貴也是如此,跟富庶的巴蜀不同,現在耗費大量資源打下來了還需要治理,其收益遠遠比不上付出,何況雲貴同樣是內部矛盾重重,前元梁王以及大理段氏的鬥爭也使得大明可以不必急切。

東方沿海治理倭寇也很順利,上次接到湯鼎的消息說他們已經在東海海上創下了諾大的名頭,也招收了不少日本浪人,準備去日本伊予島劫掠一番……

自巴蜀天府之國被收復之後,大明發展的最後一塊拼圖也已經組裝好了,開國四載,江南等地的民生恢復,蘇杭揚州等地重回人間天堂之面貌,經濟發展迅速。

朱標回京後也要開始推動經濟發展了,江南士族作為他的嫡系,自然要承擔的更多,朱標經過此次出行已經發現了,根本無需擔心資本脫離控制。

因為國情不同,華夏自古就是官本位,或者說對資產的認知與別國不同,有錢在華夏從不代表地位高貴,只能代表你是個肥羊。

在羅馬在雅典,你能交足夠的稅金那你就是高貴的公民,擁有一切的權利,可在華夏,你交足了稅金依舊還是商賈賤業者,吃喝穿用都有嚴格的限制。

範蠡,替越王勾踐復國滅吳,而後功成名就後辭官經商,雖然現在很多商人視為祖師爺,但就是因為他商賈身份,歷史功績幾乎被正史所忽略。

再比如呂不韋,雖然富可敵國,卻仍然要通過投資秦質子嬴異人才能進入士族圈子。

華夏自古從來不缺少富可敵國的商賈,可他們從來都不是歷史的主角,甚至連配角都算不上,他們的腰杆挺不起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