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九章 引經據典

朱標喝了一口桌子上的酒,哎嘿,這不就是他從江南帶回來的,不愧是親爹,都不等他孝敬自己就先喝上了。

莫名的想起了自己失去的一把有故事的匕首,都一年了,朱標也不知道自己父皇到底把它藏到哪裏了。

朱標咽下有些苦澀的酒後說道:“兒子當世子的時候就沒少跟著您處理公務,何況管理天下跟管理一個州府的差距也沒那麽大。”

朱標自小就沒少看朱元璋等人批閱的公文,看的多了學的就多,說到底朝廷政務左右也就是那些事,按部就班就可以了,若是有復雜些的就叫來中書省的官員或者六部尚書商討一下,總會有專門的人負責去實行。

朱標揉了揉眼睛說道:“一道奏章起碼有大半是廢話,之乎者也引經據典的,就不能幹脆的說出問題和解決辦法,這得改,至少一天能省下一個時辰的時間。”

朱元璋無奈的說道:“咱自前年就沒少罵他們,可他們好像不帶這些屁話就不會寫字了,教訓多少遍都沒有用。”

朱標想起剛才自己看的什麽三皇五帝、仁義道德之類的東西就煩,山東沒有下雨跟三皇有什麽關系,河南兩村爭水打群架又跟朝廷不敬孔孟有什麽關系,沿海倭寇來犯還是黃老之學不興盛的原因了?

這些官員寫的奏章就跟科舉時候用的文體差不多,習慣性的引經據典用什麽微言大義,總之就是私貨太多,仿佛就想讓皇帝從奏章中看出他們多麽學識淵博一般。

朝廷公文奏章要的是什麽,要的是效率,能最快最準確的解決大明境內的問題,而不是還得浪費時間讀完一篇長篇大作再從裏面找出解決的辦法。

朱標認真的說道:“可以下死規定,往後需要批閱的奏報公文必須壓在五百字,用字務必簡潔明了。”

朱元璋皺眉想了想,他是個傳統的人,並不怎麽喜歡變動,而且要是有什麽大事耽誤了怎麽辦?

朱標接著勸道:“五百字不少了,什麽事都可以說的明白,兒臣剛才數了數那些人上的奏章,把沒有用的去掉,也就能剩下兩三百字,要是想看文章典故何須看他們的。

朱元璋也想起往日批閱到深夜抓狂的瞬間,他感覺自己天天批奏章批的都快學富五車了,估計考個舉人都夠了,實在是看的太多了。

朱元璋想了想說道:“直接下令那些文官兒又要鬧事了,等過幾天找個由頭,發發火順便定下規矩,他們也就不敢來放屁了。”

朱標聞言點點頭,然後從剛才拿來的奏章中抽出了一份,是戶部侍郎茹太素的,朱標剛才看的最生氣的就是他的,大略一看兩萬字,其中他娘的只有結尾處兩百字概括的三條工作建議是有用的。

朱元璋看了看名字就了然了,此人的奏章只能看最後幾句話,前面朱元璋不找人翻譯都看不懂,剛開始沒少受罪。

父子倆對視一眼,正好拿這個老家夥殺雞儆猴,最起碼也得打個幾十廷杖,往後看誰還敢長篇大論,這麽一想仿佛這酒都好喝了。

一旁的太監看這個樣子趕忙命人去禦膳房端來飯菜,老朱閑了一下午都是不餓,喝著小酒看著朱標送來的奏章,朱標則是邊吃邊說他在沿海還有杭州的見聞。

雖然知道自己父皇早就接到大略的消息了,不過該說的還是得說一說,其中有不少不合規矩的作法,比如讓湯鼎當海盜或是收下江南世族等事情。

朱元璋聽後都是點點並沒有說什麽,在他看來兒子願意折騰點也沒什麽,何況都是些小事兒罷了。

吃飽喝足後父子倆出去散步,朱元璋今日是真的輕松了許多,否則這個時候應該還在批閱奏章,畢竟他中間還得召集官員討論,巴蜀戰況也得關注,林林總總的事情耽誤下來批閱奏章也就慢了。

朱元璋樂呵呵的走在禦花園的花草中間,這還是入春後他第一次有閑工夫逛一逛,朱標則是想回宮睡覺了,昨夜就沒有睡飽,今日又是勞心勞力的。

不過他也看出來自己父皇難的這麽高興,只能順著了,知子莫若父,朱元璋斜了他一眼說道:“不想陪咱逛,那就趕緊給咱生個孫子,有了孫子咱還巴不得你滾遠點兒。”

朱標聞言樂道:“父皇要是這麽說,那兒子可就不樂意了,還是再晚幾年生吧,要不連父皇母後的寵愛都搶走了。”

朱元璋搖頭笑了笑:“李家的女兒還有高麗來的三公主都等著呢,對了,差點忘了,還有你許下的那個陳家的小姐,也不少了,總能給咱生個孫子了吧。”

朱標拍了拍臉頰,他還真忘的差不多了,不過也該辦了,最起碼李家的拖了太久,也該納入東宮了,要不李善長可就要拄著拐杖到東宮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