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五章 君臣相知

往後幾天依舊是如此,每日奔波於各地,朱標真的在雲端飄了太久了,這輩子還是第一次這麽辛苦,就仿佛第一次用腳走路了一樣。

既然都已經腳踏實地了,那就好好的走一場吧,地方民生繁瑣,上令下不通,一切都需要監管矯正,鳳陽府的官員也都沒有偷懶,朱標破格提拔了好幾位官吏,這就刺激了許多人。

九品芝麻官也是官,官就是與吏不同,這些只有當過吏的才深有體悟,所以鳳陽府基層官吏的熱情高漲,蠅頭小利又怎麽能與光明的前程相媲美呢。

當然了,也有官員對此不滿,來勸諫希望太子殿下能夠收回成命,朱標也沒有斥責,而是講事實看成效,官吏的熱情上來了,行政效率也就上來了。

當然了朱標的解釋並不能讓官員們滿意,他們的傳統觀念不允許這些人反客為主,朱標對此表示理解,但並不準備收回成命,官員們也就沒有辦法了。

從方方面面來說他們對朱標都是毫無辦法,朱標是國之儲君,又執掌著數萬大軍,軍政之權盡在掌握,吏員們又都倒向了他,平常對付上司的手段沒有一個能奏效。

只能不斷的向朝廷上奏,也不指望聖上能下令呵斥殿下,只是希望能把殿下提拔的官吏打回原形,他們相信朝堂上的大臣都會贊成他們。

事實也如同他們所料,官員們是不想讓吏站起來的,所以早朝的時候確實掀起了爭論,朱元璋冷眼旁觀,所有人也都不敢說一句太子的錯,只是說著小吏奸猾。

可惜這件事不可能成,朱元璋絕不會允許損害太子威望的事情出現,其實他也不喜歡吏變為官,畢竟能當上官吏的大多都是當地的士紳子弟。

但是朱標已經提拔了,那些吏的身上就有了朱標的印記,現在把他們打回原形算什麽,朝堂上的幾位大佬也都看出來了,所以都默不作聲。

到最後楊憲站出來說道:“鳳陽府久經戰亂,民生凋零,殿下親自遷民二十余萬,現在又要妥善安置,諸位同僚在地方任過職的都清楚這其中的難度……”。

其余人都默默聽著楊憲慷慨激昂的講述,楊憲現在風頭無二,唯一能壓制住他的李善長還一直裝睡,龍椅上的朱元璋臉上終於露出笑容。

此時楊憲不斷講述著太子殿下的辛苦,突然話鋒一轉:“殿下如此辛勞之中,不過是從官吏當中提拔了幾位優秀的人才,所授予的官職也不高,有何不可?殿下乃是我大明儲君,為國簡拔能臣幹吏那是國之大幸,現在竟有些目光短淺之輩,拘泥於區區官吏之別,阻礙殿下大計,臣請聖上下旨責罰!”

朱元璋深深的看了一眼楊憲,這等人才實在是有些可惜,楊憲所說純屬屁話,但是他能說出皇帝想要聽的話,也能以大義壓住其他官員。

楊憲說完後就一直保持躬身的狀態,眼睛看向奉天殿的地板,耳旁傳來其他官員叫屈的聲音,說什麽不敢針對太子殿下,只不過是就事論事。

楊憲心中鄙夷,聖上愛極了太子,如何能願意讓殿下威嚴掃地,不要說提拔了幾個官吏,就是封了個爵位,朝庭也只能認下。

更何況他也是東宮屬官,雖然與殿下不太親厚,但畢竟是有這層關系,等殿下回京後多多親近就是,聽聞殿下喜歡把件,他正好收集了一些。

朱元璋一拍禦案:“好了,咱早就下令遷民大計關乎國策,鳳陽府那邊的一切聽從太子的安排,六部官員都要予以配合,不過是提拔了幾個差吏,這點小事有什麽好鬧的!”

官員們看皇帝拍桌子了,趕忙都躬身肅立,聽完皇帝的話都松了一口氣,這意思就是小事化了,都齊聲喊道:“臣等知罪,請聖上息怒。”

隨後朝堂又恢復了平靜,大家都不過是表個態罷了,官員們不希望小吏可以被隨意提拔成官,楊憲代皇帝斥責他們,表示這是皇權特許,你們管不著。

早朝結束之時,一直如木頭一般站在官員最前方的李善長向前幾步,跪在地上對著朱元璋沉聲說道:“老臣啟奏聖上,臣年老體弱,最近又多生病症,而國朝之事越發繁重,臣夙夜難唯恐辜負聖上知遇之恩,但恐天不假年人不遂願,而今天下安定四海歸一,聖上龍體康健,百官人才輩出,所以請聖上容許老臣乞骸骨歸鄉吧。”

朱元璋站起身走到下面親手扶起李善長說道:“善長何出此言,你身體不好咱請太醫給你看,政務煩勞那就先回府好好休養幾個月,咱離不開你,朝廷也離不開你,退養之事不必再提!”

李善長扶著朱元璋的手老淚縱橫,其余官員也都在一旁勸慰,李善長哽咽幾聲開口說道:“臣又何嘗舍得聖上,老臣追隨您多年了,但還未報盡知遇之恩,只可惜年歲已高日漸糊塗,哪裏還敢占據丞相之職,還請聖上讓老臣歸鄉吧,臣若還有來生當繼續為聖上牽馬執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