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八章 死諫

朱標是真的心疼自己父皇,做了皇帝都沒有享受過什麽,就連這在禦花園逛一逛都成了難得的樂子。

朱元璋笑了笑沒有說話,領著朱標往禦書房走去,裏面已經開始有人一摞一摞的搬奏章了,父子倆落座後喝了一口茶。

朱元璋開口道:“等著吧,過一會兒就有不怕死的來上諫了。”

話音剛落,外面的毛驤就走進來稟報道:“聖上,右都禦史錢唐為首的二十幾位官員求見,現在正在宮門口跪著呢。”

朱元璋嘆了口氣:“又是這個錢唐,宮外可有什麽情況。”

毛驤回道:“有不少文人士子在外呼朋引伴,想要聯名上奏,希望聖上收回成命,那些恩科考生也是聚在一起議論紛紛。”

朱元璋眉頭一皺寒聲說道:“連官職都沒有就敢妄議國政,這是誰給他們的膽子,立刻讓人去驅散他們,若有反抗者依律嚴懲!”

毛驤領命而去,朱標也站起身說道:“父皇,兒臣先去看看吧。”

朱元璋本來是不想讓朱標參與的,宮門口跪著的都是些刺頭,朱元璋正準備殺幾個,不過他也知道強殺並不是最好的解決辦法。

最關鍵就是朱標先出面,那一切都還有緩和的余地,雙方可以透透底,若是朱元璋直接出面,那無論如何都得先死幾個,要不他剛才在奉天殿的話豈不成了放屁。

朱標躬身行禮後就退出去了,外面那些文人妄議國政這是忌諱,讓人打散來也沒人能挑出錯,而這些宮門口冒死進諫的,卻算是職責所在。

就比如領頭的右都禦史錢唐,若他是那種以死博名的人,朱元璋在上次就成全他了,老朱可不是怕留罵名於史冊的人。朱標也了解過此人,此人年紀已經很大了,元朝年間不仕元朝,隱遁山中且耕且讀。

直到大明建立,朱元璋聽聞此人的名聲把他請入朝中為官,所以說他並沒有什麽從龍之功,但是就憑著本事做到了右都禦史。

此人是出了名的剛正不阿,朱標前世也看過他的一則軼事,好像就是為了此事,他冒死進諫,結果朱元璋下令讓衛士接連用弓箭射擊錢唐,錢唐身中數箭,但仍然掙紮著向朱元璋身邊爬去……

所以此事以武力鎮壓是沒有用的,對真正有信念的人來說,死亡並不能使他屈服。

朱標走到宮門口,地上跪著許多人,看見朱標後行禮問安:“臣等拜見太子殿下,殿下千秋。”

朱標看著他們說道:“聖上今日不想見你們,都回去吧。”

領頭的錢唐躬身說道:“臣此來已經把棺材都準備好了就放在外面,懇請太子殿下通報,讓臣等規勸陛下。”

朱標看著錢唐說道:“錢禦史你想抗旨忤逆?”

錢唐並沒有因此害怕,這老頭一捋胡須說道:“臣為孟軻而死,死有余榮!”

朱標聽到這裏都想打人了,不過他當然不能就這麽讓錢唐去見朱元璋,否則錢唐死了,但是朱元璋身上卻有了抹不掉的汙點,而且錢唐還會名留青史,各地方的文人雅士們都會為他立書作傳。

錢唐身後的這時候也來勁了,都是些禦史言官或者剛剛入朝的年輕人,總之就是愣頭青,不過說實話,朱標看見這麽多人冒死進諫還是挺開心的。

這就說明讀書人的脊梁還沒斷,所有人還沒有徹底臣服於權威之下,或許他們也是想著以死留名青史,但真正能支持他們的還是一股信念。

在崇尚孔孟的封建社會,一個真正的知識分子,都有一種“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的理想,“達”就是作官,作官就是匡君,匡君的“匡”字,王字外面加一道規範,這就是臣子的責任。

這些人或許會讓朱家父子頭疼,但是卻也是他們欣賞的,因為一個王朝裏絕不可以缺少這樣的人,如果滿朝都是阿諛奉承的小人,那離天下大亂也不遠了。

這也就是錢唐上次頂撞朱元璋卻沒有受到責罰的原因,或許朱元璋早就恨的牙根兒癢癢了,但是卻也會忍住殺心,他們與貪官汙吏不同,這樣的人對有志向的皇帝是極大的臂助。

這種精神是必須要保護的,就在朱標勸慰自己的時候,從宮門外又浩浩蕩蕩的來了一大批人,他們都寫好了奏章,走到錢唐身後朝著朱標下跪行禮,然後把奏章捧到腦袋上就不說話了。

人數有些過多了,宮門口的守將生怕他們會沖撞到太子殿下,立刻派了一隊軍卒到太子殿下的身後。

文官們還以為是朱元璋下令要鎮壓他們,各個神情都有些悲戚,朱標自然清楚不可能是自己父皇下令,轉過身喝到:“都退下,沒有本宮的命令不準上前。”

這個時候最緊要的是緩解形勢,而不是火上澆油,按照倫理道德來說,臣子們保衛先賢正統並沒有錯,所以殺光他們除了讓天下士子寒心外什麽都得不到,而且一下少了這麽多高品官員,朝廷上哪找人頂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