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一章 功勛難辦

胡惟庸現在春風得意,雖然有楊憲的打壓,但是卻使淮西黨向著他靠攏了,畢竟李善長現在韜光養晦,文官集團能與楊憲碰一碰的只有他了。

朱標放下手中的紙張,朝廷現在的問題確實很大,最關鍵的是他們太過相信自己與皇帝的交情了,還是把朱元璋當成他們的大哥,一個起義軍的領袖。

還以為大家是好兄弟,都要講義氣,可惜這恰恰不是朱元璋希望看到的,他要建立的是一個有規矩有體統的王朝霸業,而不是好漢紮堆兒的土匪山寨。

所以收回兵權是必然的情況,只不過權利這個東西一旦給了人家,就是人家的心肝脾肺了,一日都缺不了。

現在想要徹底收回來,不異於是開胸刨腹,彎刀割肉啊,自古誰掌握了這個東西能心甘情願的交回去,沒有了權力,下面還有何人會百般討好奉承與你。

千古以來能有幾人能甘心放下權勢歸隱,此事不流血是解決不了的,朱標吩咐暖玉收好,然後起身到文華殿看了一會書。

朱標縱觀史書,發現殺不殺開國功臣,不是皇帝想不想的問題,而是需不需要的問題。而一個開國皇帝,一般要具備幾個條件,才能不需要殺功臣。

第一是本身擁有雄才大略,打天下和治天下都是高手,如此就沒有功高蓋主的問題,麾下文武心悅誠服,這點朱元璋是具備的,還有秦始皇,漢光武,唐太宗等人,漢高祖同志在這一點上就有些吃虧了。

第二是出身豪門,血統高貴,不要小看了這一條,在封建社會,這是非常重要的,正統觀念長期深入人心,在沒有既成事實之前,誰也不會相信一個草民成為皇帝的概率和合理性會比一個貴族要大。

在沒有平定天下之前,人們,至少絕大部分的士族會把你看成草寇、反賊,鄙視你、懷疑你、甚至反對你,而貴族造反就不一樣,大家比較容易接受他做新的天子,這就是固有的尊卑體統的問題。

這點朱元璋並不具備,他的出身可謂是驚掉一群人的下巴。而秦始皇和漢光武都是皇族,李世民是關隴李閥世家大族,跟隋煬帝還是實在親戚,趙匡胤家裏世代為將,出身也是沒有問題的。

這點在古代其實很致命,朱元璋和劉邦就是吃了這個虧,世家大族剛開始都不買他們的帳,導致人心浮動,讓他們擔心自己之後會不會二世而亡,畢竟秦朝的教訓就在眼前。

第三就是對自己身體健康的預判,如果開國皇帝身體康健,比那些驕兵悍將年輕,那自然不用著急。

就像唐太宗和漢光武,李世民當皇帝的時候,只有二十七歲,而功臣們大都四五十歲五六十歲了,基本上都死在他們前面,所以李世民有晚年畫功臣圖於淩煙閣借以懷念的事情。

這點朱元璋和劉邦等人就有些吃虧了,他們得天下的時候年紀就不小了,並不比開國功勛們年輕,說不好哪天就龍馭賓天了,所以才會急切的屠殺那些能力威望過於強盛的驕兵悍將們。

第四就是對自己接班人的預估,如果下一位皇帝有足夠的威望和能力,足以壓服天下,那自然就可以安心的和平解決了,這點其實很重要,朱標在歷史上的表現還不錯,但是還沒有達到朱元璋的期望,而且朱家又沒有根基,缺少忠心耿耿的家臣。

第五點就是最主要的一點,也就是開國皇帝自身的性格,朱元璋得到權柄的路途太過艱辛了,步步血淚導致他的性格有些極端,對自身得之不易的權柄極度敏感,容忍不了臣子們觸碰。

漢光武性格比較寬和,當然這個人屬於開掛,朱標對他的奇幻旅程也表示看不懂,這也太天命所歸了。

唐太宗宋太祖,他們得天下並沒有太難,畢竟本來就擁有足夠的優勢,得到的容易也就不會走極端了。

朱標放下書冊,想要和平解決此事並不是那麽容易,但是朱標還是會盡力的,有些人要清除,但是他不會讓朱元璋在歷史上留下刻薄寡恩的名頭。

現在這五條當中,自家父皇占據了一三四共三條的優勢,朱元璋自身能力不缺,而且身體素質在皇帝這個職業中數一數二,朱標自認也能壓服勛貴。

至於第二條,天下已定,只要朱標能順利接班,朱明皇族就是天下最尊貴的血統,唯有第五條才是麻煩,一個人的性格又豈是容易改變的,何況是朱元璋的意志。

不過隨著朱標能力的展露,朱元璋也確實平和了不少,自己的兒子文武全才,權謀之術仿佛天授,才十幾歲就能跟他討論政局,性格雖然仁厚,但並不是狠不下心,必要的時候有足夠的決斷,這才是朱元璋最欣慰的地方。

父子倆都在為對方默默努力,畢竟皇帝是孤家寡人,他們倆這段父子之情是天時地利人和才成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