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二章 北元遺老

父子二人默默的對視了一會,然後朱標笑著說道:“我剛才在門口好像看見楊憲了。”

朱元璋看著長大了不少的兒子說道:“劉伯溫被你帶走了,中書省就成李善長的一言之堂,怎麽也得找個人制衡一下。”

朱標笑著說道:“那李善長應該已經知道該怎麽做了,想必他已經開始培植接班人了。”

朱元璋滿意的點頭說道:“湯和被貶後,李善長就開始栽培胡惟庸了,他是聰明人,想來等他女兒嫁進東宮後,就會稱病辭官了。”

朱標點點頭,王爵之位就是一道催命符,更何況李善長還兼著中書左丞相的位置,想要保全家族,最好的辦法就是退隱。

不過李善長是不甘心就此失去所有權勢,所以他要把自己的門生推上去,如此才能安心退養。

朱元璋仿佛想到了什麽開口說道:“不過李善長,最近越來越過火了,參議李飲冰、楊希聖,只是稍微冒犯了他,他就馬上將其罪上奏,讓朕罷免他們二人!”

朱標勸道:“雁過留聲、人過留名,李善長年紀也不小了,既然要退了,自然是想表現一下。”

朱元璋點點頭也沒說什麽,李善長在他心中還是很有地位的,絕大多數的政務都能幫他處理的井井有條,無論開國前還是開國後,李善長都對他有大功。

然後朱標就開始向朱元璋講述自己此次北伐的經過,這些朱元璋自然一清二楚,不過兒子願意講他也願意聽。

朱元璋的親軍都尉府遍布三軍,北伐之事沒有什麽能瞞得過他的。

朱元璋不時還對朱標的決斷做出否決,並指出另一條更好的決斷,此次朱標能勝,其實還是靠著大軍強盛,他的決斷都並不是最好的選擇。

朱標也是認真的聽了下來,他那點統兵經驗自然比不上朱元璋這種開國之君。不過也無所謂了,朱標自己基本不可能再領軍了出征了。

千金之子坐不垂堂,何況一國之儲君,這一戰已經達成了他想要的目標。李文忠藍玉沐英等人就是他在軍中的嫡系,以後的征戰就都交給他們了,他們還都很年輕,但在未來就會逐漸掌握兵權。

朱元璋自然也清楚,所以也沒太打擊兒子的自信,朱標在此次北伐中做的相當不錯了,至少果敢堅毅,並有足夠的決斷,這就非常讓朱元璋滿意了。

父子二人一起喝了口茶水,朱元璋說道:“咱準備開科舉了,現在地方上百廢待興官員緊缺,政令別說下鄉,下達到縣裏都成問題。”

朱標沉吟了一會問道:“那些大族都願意家中子弟出來做官了?”

朱元璋冷笑一聲說道:“莫說那些大族,咱前些日子下令全國舉薦一些人才,聽說蘇州的姚叔潤,王諤,都是當地有名的鴻儒大家,精通四書五經,享有盛譽。

“咱就下令讓吏部下文書給蘇州府,讓當地的官員派人護送姚叔潤和王諤進京,結果這兩人當場拒接朝廷的文書。

還有那個夏伯啟叔侄,他們不僅當面拒絕了朝廷的文書,還當場切掉了自己的一根手指,決意永不入朝為官!”

朱元璋說完後面色平靜,但朱標已經感受到那恐怖的殺意,朱元璋接著說道:“這些人本來就是隱士,他們不願意也就罷了,但那些北元舊臣就更過分了。

“像前朝儀政大夫鄭玉絕食七天,最後直接上吊自殺了,還有前禮部侍郎也自殺了,這倆人死前還說什麽,寧死不做貳臣!

除了不願意為咱效力,誓死殉節的外,還有大量北元舊臣更是直接歸隱山林,像楊維楨、沈夢麟和藤克恭等。”

朱標自然清楚出現這種情況的原因,這些文人大夫已經在元朝統治下生活了百余年,產生了對元朝統治的認同感;還有就是儒家忠君思想的不良影響,導致這些漢族知識分子只知道忠於君主,卻根本不管這個君主本身是否值得盡忠,說白了,就是一種奴性。

當然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元朝壓榨的是底層的百姓,他們對士紳大族可是有好好拉攏的,這點那怕是到了清朝也如此,無論朝代怎麽更替,他們都是享有特權的那一批。”

朱標看了眼面色平靜的朱元璋說道:“父皇想如何處置?”

朱元璋冷聲說道:“既然他們那麽懷念元朝,那咱就送他們一程,讓他們到地下去伺候他們的主人。”

朱標臉上沒有變化,但是心中卻權衡著利弊,直接都殺了固然心神暢快,但弊大於利,政治上的事情不像戰場之上那麽簡單。

人都是趨利避害的,這些北元遺留下的世家大族,還能有一成為北元盡忠就不錯了,還有的五成已經倒戈到明朝了,剩下四成還在觀望,他們怕進了朝廷會受到打壓,所以正在等朱元璋的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