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2章 冬去春又來(第2/3頁)

魯老爺子。

因為這樣,溫潤過年的時候性質都不高,不過日子還得過,年也得過。

看花燈的档口,溫潤家的小暖轎再次出現,兩個閨女被圍得嚴嚴實實,逛街跟巡街似的,好一頓玩耍。

等吃過了豬頭肉,又要預備春耕的事情了。

不過過了二月二,溫潤去東宮授課,發現太子殿下有點心不在焉。

“怎麽了?沒睡好?”溫潤發現不止太子殿下,其他人也有些坐立不安。

“馬上就要遴選了。”太子殿下告訴溫潤:“就是禦覽,十幾個秀女,在宮裏住了一年,嘖嘖嘖!”

溫潤點頭:“聽說了,宮裏過年很熱鬧。”

他跟王珺都沒敢進宮,因為聽說宮裏過年,秀女們花樣百出,皇上看的不亦樂乎。

倒是熹貴妃娘娘,最近又開了點兒開胸順氣丸吃。

宮裏這個年過得啊,精彩的很。

“何止是熱鬧啊,父皇將禦覽的時間,定在了端午之後,說那個時候,會試已經完事了。”太子殿下嘆了口氣:“會試啊!”

“對,今年大比之年。”溫潤笑著道:“正好,你們幾個,趕緊寫了文章來給我看看。”

“寫文章幹什麽呀?”

“我想辦法,給塞進科舉的考卷裏頭,看你們能考第幾名。”溫潤白了他們一眼:“你們一個個的,平日裏都覺得自己學得不錯,跟天下才子比起來,算什麽呢?水平高低,到時候,一目了然!”

一夥人來了精神:“這個辦法不錯啊!”

溫潤去跟皇上說了,皇上也覺得不錯:“太子也包括在內嗎?”

“包括在內。”溫潤道:“考不上是他們學習不努力,臣也教導有誤,他們不僅失落,臣也要發俸祿一年。”

溫潤要跟他們同進退,共榮辱。

“不用這麽認真吧?”皇上有些哭笑不得:“你是他們的先生,書院裏的先生也不能保證,自己教導的學生,各個都能考中。”

“我們這不是小班麽。”溫潤笑著道:“再說讓他們知道,他們失敗了,不單單是他們自己失敗,還有她們的家人,親戚,甚至是教導他們的先生,都會有所牽連,以後辦事,三思而後行吧。”

“也好。”皇上想了想:“這想法還真新鮮,不過會試不行,讓他們去考個鄉試吧,反正一般的高官顯貴,只要官位到了,後代都有恩蔭。”

所謂的“恩蔭”,又可稱為任子、門蔭、蔭補、世賞。

是古時代世襲制的一種變相的形式。

是指因上輩有功而給予下輩入學任官的待遇。

廣義恩蔭,是指由於封建制度下,祖輩、父輩的地位而使得子孫後輩在入學、入仕等方面享受特殊待遇,稱之為“恩蔭”。

狹義的“恩蔭”特指宋代以後出現的一種獨特的門蔭制度,稱之為“推恩蔭補”,宋時被簡稱為“恩蔭”。

自從宋朝完善了科舉制度,這恩蔭就成了固定式。

本朝承襲前朝,規定文職京官四品以上,外官三品以上,武職二品以上,俱準送一子入監讀書,稱恩蔭。

此外,與宋代一樣,因遇慶典而給予入監待遇的,亦屬恩蔭。

“也行!”溫潤也覺得會試可能不容易,考個鄉試吧。

京城的鄉試,三月份舉行,且不在貢院,是在順天府的考場那裏舉辦。

溫潤直接讓他們穿了普通的衣服,去考了鄉試!

其他人都好辦,人家以真實的身份去考的,唯有太子殿下,皇上給他安排了個身份,本地人士,掛靠在了大將軍府名下,讓他去考試。

幾日都是在大將軍府過的,溫潤親自接送,考完之後,溫潤送太子殿下回了宮,一看到他的父皇,就有些沮喪:“父皇。”

“烤糊了沒?”皇上自然有渠道,知道太子考完了試,溫潤老是在家問他,烤糊了沒?皇上覺得有意思,也這麽問了。

“糊了,糊了!”太子殿下十五歲了,突然抱著皇上的胳膊撒嬌:“父皇啊,要不是先生給兒臣預備的那些東西,都要餓死在考場了,考試太難了!”

皇上摸著他的頭,跟小時候一樣安撫他:“這才是鄉試,會試更難,你以為朝廷選拔人才,是那麽隨便的嗎?”

“父皇啊,兒臣能考過嗎?兒臣覺得兒臣答得不錯。”太子殿下沒啥信心,他頭一次考試,但是考得如何,實在是沒有經驗,也無法衡量。

“看結果吧。”皇上看到太子殿下坐立不安,才明白溫潤的苦心。

太子殿下接觸朝政,也只是站班聽朝臣們討論,自己當個壁草,只帶了耳朵上朝,沒帶嘴巴。

帶了嘴巴也沒用,他也不說什麽,建議什麽的也不提。

他小時候有點挫折坎坷,大了之後一直是順風順水,除了他先生溫潤給的那些磨練之外,他這個當父皇的,從來沒有給他設立什麽考驗,只想給他最好的,這是他的嫡長子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