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4章 選秀(二)(第2/3頁)

就如今皇上這個勤奮勁兒,一天還能有個把時辰鍛煉身體,跟人動手過招的活法兒,起碼還得有二十年穩定的江山可以坐。

雖然皇帝鬢邊也有了白發,可保養得好啊!

“唉,何苦呢?家裏好好地女孩子,非得往宮裏頭送,要是長得美若天仙,那皇上還有福氣,可要長得一般般,那就別折騰了,再說了,就咱們這位陛下,也不是好女色的人。”溫潤對這一點十分肯定,因為後宮裏就沒什麽以美貌出名的妃嬪,一般都是賢良淑德,或者有宜男之相的,前者容貌尚可,後者不欲多說。

師徒倆人一頓杞人憂天。

不過下一刻,有學生找上來,拿了一團去年新收的棉花來,原來這家夥看了彈棉花的場景。

這群孩子只看過現成的棉花,也不知道棉花是個啥。

“棉花傳入中原大地,大約有三條不同的途徑。史料分析,一般認為棉花是由南北兩路向中原傳播的。南路最早是印度的亞洲棉,經東南亞傳入海南島和兩廣地區,據史料記載,至少在秦漢時期之後傳入福建、廣東、四川等地區。第二條途徑是由印度經緬甸傳入雲南,時間大約在秦漢時期。第三條途徑是非洲棉經西亞傳入新疆、河西走廊一帶,時間大約在南北朝時期,北路即西域的絲綢之路。”溫潤給他們講了棉花:“邊疆地區少數民族對棉花的種植和利用遠比中原早,直到漢代,中原地區的棉紡織品還比較稀奇珍貴。唐初時期,棉花開始向中原移植。移植的初衷不是為了大面積種植後作原料,而是極少數特權階級作為觀賞植物,當作珍稀花、草來賞玩……。”

棉花是個很好的經濟作物,最主要的是,棉花比木棉的抗旱性能更強,保暖性能更好。

溫潤對著一群少年們,神侃了一節課。

課後一群少年探討了半天棉花的問題,隨後延伸到域外作物對本朝有什麽幫助?這就延續到了西紅柿跟辣椒,以及玉米上了。

回頭回了府裏,發現王玫回娘家了,帶著她的娃兒。

溫潤這個開心啊,抱著寶寶不撒手:“咋回來了?這不年不節的,可是缺錢了?”

“沒,聽說有人來咱們府上鬧事兒?”王玫看了一眼外面:“阿根急著呢。”

“哦,沒事了。”溫潤抱著寶寶逗弄:“黃鸝告狀了?”

“沒有,是聽說的,那個副都統的事情,公爹早就知道了,只是昨天去報的時候,順嘴兒說了出來。”王玫得意的道:“敢欺上門來,多大的臉?”

“他們家咋回事啊?”溫潤其實還在莫名其妙當中:“怎麽就來了咱們家鬧事兒?”

“那副都統的二夫人,出身不好,是個兵部四品官家的庶女,不過長得好看,加上那副都統其實是想借助他們家的勢力,找個好的差事,他那副都統的職位,可沒什麽油水。”說起這個,王玫還真的是知道個中內情:“那正室夫人娘家不行了,但是誰讓她肚皮爭氣,娘家沒倒那會兒,一口氣生了兩子兩女,長女和次女都長得不錯,次女更是如花似玉,長女已經定親了,去年秋天出的嫁,次女十六歲,正是好時候,為此,三年前十三歲的時候,他們家出孝了就請了人教導,一直到現在,好不容易得到了選秀的機會,不過他們家請的只是曾經在宮裏當過姑姑的一位上了年紀的女子做教導姑姑,那女子聽說沒有怎麽伺候過貴人,知道的也不多,他們家千辛萬苦的打聽了半天,終於打聽到不少消息,其中咱們家最簡單。”

二夫人是個繡花枕頭內裏草包,聰明才智都用在了內鬥上,可那位正室夫人只管安詳尊貴,不跟她一般見識,反正二夫人就生了個女兒,還不到一歲呢。

但是這位二夫人卻急著抓權柄,就被人給攛掇了。

老王家看資料的話,平凡無奇,沒什麽根基,更沒有內眷。

好人家啊,倆宮裏的嬤嬤,他們家要定了,也不說要,說請去住一段時間,一段時間是多長?那就不好說了。

二夫人理直氣壯的上門,畢竟他們家原來也是大將軍府,而且家裏的長輩還救過駕呢。

自我感覺良好的就來了。

然後連正主都沒見到,就要被打發出府,那怎麽行?

二夫人在副都統府上這三年來可是說一不二,二小姐的事情,她必須嚴格把關,將來二小姐飛黃騰達了,也要捏在自己的手裏,至於那個黃臉婆,該死就死,活著也浪費糧食。

怎麽肯走?加上黃鸝伶牙俐齒的,一火大,打了黃鸝……往後的事情大家都知道了。

“都是選秀鬧的!”溫潤來了這麽一句。

“就是,就是!”王玫十分贊同哥夫的話:“還有人跟我借人呢!我都沒答應,沒辦法,我那裏四個呢,都是乾清宮出來的,知道皇上他老人家的喜惡,簡直不要太搶手,要不是我公爹是那麽一個差事,指不定我們家也得有人入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