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3章 哈瑞克的拍賣品(第2/3頁)

皇冠上面還繪制了幾位國王的頭像,每一塊黃金畫片上都雕刻了聖經的內容。

在公元九六一年時,這頂皇冠上還加入了一個十字架用以裝飾。

如今這頂皇冠,完整的出現在他面前,連那些垂墜的墜飾都在!

而且鮮艷無比,新鮮的很,一點沒有以前看圖片的時候,那種灰暗色,大概是因為,它一直是在陽光下的關系吧。

溫潤知道這個還是個巧合,去過一次珠寶展覽,被派發了很多的宣傳手冊和關於珠寶的雜志,裏頭就有一個篇幅是專門介紹各國王冠、皇冠的,他看的新奇,就記住了。

之所以印象深刻,是因為當時他們考古的幾個教授,都在猜測那些墜飾,是不是很值錢?什麽樣的呢?

另外就是這皇冠,既然是皇冠,為什麽不用黃金鏈接?而是弄了個鐵圈?

倒是一個外國考古學者給出了答案:他說欲戴皇冠,必承其重!鐵圈是告訴君主,皇位是必須經過鐵與火的洗禮,才能坐的牢靠。

“您還真知道啊!”哈瑞克驚訝極了:“我以為除了我們這樣的人,沒人知道這東西呢,何況這玩意兒,我第一眼看到的是上頭的黃金跟寶石。”

這麽顯眼的東西,溫大人竟然只看重它的出身。

“西方的王冠象征著古代奴隸制或封建制君主的無上權力和順天應人的政治理念,是統治者身份地位的象征。貴重,所以需要天然寶石閃閃發光。”溫潤道:“這玩意兒不能拍賣。”

“為什麽?”哈瑞克不置可否的道:“這東西是黃金打造的,上頭的寶石也不少,又是一頂皇冠,能賣上大價錢!”

“哈瑞克,你只是一個商人,不是政客,不知道這裏的說法。”溫潤告訴他:“東西本身的價值在其次,主要是它的象征意義。”

“可是它只是一個皇冠而已。”哈瑞克就是個商人,他的眼光並不長遠。

“我終於明白,你的發小為什麽建議你遠走他鄉了,就你這眼光,在什麽時候,都沒什麽前途。”溫潤實在是受不了他的無知眼神,告訴他:“不論是你們那裏,還是我們這邊,君權都不容褻瀆,不論是做國王還是當皇帝,他們的象征,都是至高無上的,你公然拍賣皇冠,可能對你來說無所謂,但是對上位者而言,這是一種褻瀆,知道嗎?我們的皇帝也會不高興。”

在他們這裏,哪怕是前朝的皇陵,都有本朝的衙門,繼續給予守陵人支付各項花費和工資,以便他們能安心守陵。

甚至有破損的時候,會有朝廷的人提議修繕。

不止是前朝,歷朝歷代的皇陵皆是如此。

“可是,這皇冠真的不重要呀!”哈瑞克不太明白了:“而且也沒人認它。”

“那倒是,神聖羅馬帝國就要完蛋了,可不是不重要麽。”溫潤呲牙。

“您對這個,了解多少?”哈瑞克真的是被溫潤龐大的知識庫給嚇著了。

溫潤嗤之以鼻:“不是它的國家如何,而是它本身的象征,哪怕沒人能戴上它,那它也是神聖羅馬帝國的皇冠!”

神聖羅馬帝國是一個既不神聖、也不羅馬,更不是帝國的地方。

九六二年至一八零七年在西歐和中歐的國家,版圖以日耳曼尼亞為核心,包括一些周邊地區,在巔峰時期包括了意大利北部、勃艮第和弗裏西亞。

帝國在建立初期是一個普通的封建君主制國家,皇帝擁有實際的權力。

後來逐漸成為由數百個更小的諸侯國所組成的徒有國家之名的松散的政治聯盟。

一三五六年的時候,查理四世頒布金璽詔書,確認皇帝須由七大選帝侯推選。

在帝國中後期,奧地利大公國的哈布斯堡王朝通過皇室聯姻和金錢賄賂,長期壟斷神聖羅馬帝國皇位長達四百年之久,奧地利的首都維也納也成為帝國的實際上的首都。

一八零六年,在拿破侖·波拿巴的勒令下,弗朗茨二世於八月六日放棄神聖羅馬皇帝尊號,僅保留奧地利帝國皇帝稱號,神聖羅馬帝國從此滅亡。

所以溫潤一點不意外,一個威尼斯的商人,能搞到他們的皇冠。

實在是那裏太混亂了,比他們春秋戰國時期還亂,大小諸侯國林立,是真的“林立”啊,多的數不過來,大公國,小公國無數,也怪不得哈瑞克對公主不感冒了。

“哪怕它的國家亂成了一鍋粥,這東西依然是象征著皇權的玩意兒,拍賣是不成了,你不如進貢給皇帝吧。”溫潤揉了揉額角:“也給你換個出身。”

“我能有什麽前途呢?我是個番邦商人。”哈瑞克犯愁了:“這個東西可是花了我三百個金幣和二百斤面粉換來的寶貝兒。”

“你可占大便宜了。”溫潤一聽這價錢,就有點猜到了什麽:“這麽便宜賣給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