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2章 一千零一夜啊(第2/3頁)

“這麽多?”皇上又驚訝了:“一千零一夜,名字也有點怪。”

“兒臣知道,兒臣知道!”太子殿下竟然興致勃勃的舉起手:“父皇,兒臣記得當年聽故事的時候,都是在晚上要睡覺的時候,您知道為什麽嗎?”

“父皇哪兒知道啊!”皇上沒好氣的道:“你那個時候,不講故事就不睡覺,還半夜作鬧,你母後沒少守著你。”

以至於當時的皇上,都沒時間跟皇後說點體己話。

“這是溫雅士講給兒臣的小故事,說西洋彼國有個國王,因為他的王後背叛了他,跟自己的情人聯手,差點將國王的王位掀翻,故而國王廢後,可又不想娶新的王後,生怕重蹈覆轍,怎麽辦呢?他就今天立一個王後,新婚之後第二天,讓王後處理宮務,然後就殺了王後,這樣不斷的有新王後被娶進門,也不斷的死王後,彼國很多姑娘都深怕自己被立為王後,因為當了王後就等於是去死了,有一個聰明的姑娘就想了個辦法,她挺身而出,給國王當王後,但是在新婚之夜,她給國王講了個故事,只是故事還沒講完,天就亮了,國王想知道故事的結果,就沒殺她,讓這個新王後處理公務,自己去上朝了,等到用午膳的時候,新王後說了故事的結局,可是當天晚上,新王後又講了一個故事,依然是沒講完,天就亮了,國王又如同昨天一樣,打算延後處死新王後,就這樣,姑娘講了一千零一個故事,也跟國王生活了一天零一天,最後一天講完了故事,國王被她感動了,沒有殺了她!”

“這個的確是小故事書名字的由來。”溫潤道:“如今有不少番邦外商在各處做買賣,有些故事還挺有趣,小臣家裏有個私塾,教導的都是小孩子,故而一些小故事很受歡迎,同時也有開啟智慧的意思,讓他們不至於比旁人少見識。”

農家子弟,在古代是屬於寒門之列,自古寒門難出貴子。

就是因為他們的見識,不如那些大家子弟廣。

於是溫潤就弄了這個小故事,從小給他們開拓眼界,各種寓言,希望孩子們能贏在起跑線上。

哪怕不能贏,也不能落下太多。

說的皇上直點頭。

他們在吃飯聊天的時候,公主所裏,大公主跟二公主也在吃飯,只不過她們用的卻是宮裏頭的制式飯菜。

因為是冬日裏,冷得很,故而每一頓飯食,都有肉類,且是牛羊肉。

今日的飯食,同樣有紅燒獅子頭,也有清燉牛肉和羊肉湯,以及那道老邊酸菜的水餃。

如今姐倆個喝著羊肉湯,聽下頭的小太監在繪聲繪色的學著東宮的現場。

“那孟翰林真不是個東西。”二公主一聽就知道,孟翰林完蛋了,不由得小臉上就帶了幸災樂禍的表情:“父皇肯定饒不了他。”

“何止,包括他後頭的人,也要被拉出來。”大公主想了想:“讓人繼續注意,看父皇安排了什麽人,繼續教導太子,再有,看看是誰最後能主要教導太子。”

“是。”

大公主手下自然有人幫忙,皇後娘娘雖然去的突然,卻留下了不少忠心耿耿的人手給三個孩子。

其中大部分都是在內宮,由大公主接手。

二公主太小了,只管吃喝拉撒睡就行了。

“大姐姐,何不請溫雅士教導大哥哥?”二公主喝完了羊湯,吃了一口菜,提議:“他人好,肯定會好好教導大哥哥。”

“人好有什麽用?這件事情只能父皇自己開口,旁人提議都不可。”大公主嘆了口氣:“且溫雅士只有舉人功名,又是與人結契之輩,就算千好萬好,父皇不開金口,其他人推薦都沒理由,畢竟你大哥不是普通人家的孩子,你看看父皇安排給他的都是什麽人?翰林掌印大學士、文華殿大學士等等,就連那個孟翰林,都是進士出身,還是亞聖之後,溫雅士有什麽呢?舉薦他的人,很容易被人攻訐說是居心不良,除非父皇自己安排,皇上親自開金口,那叫不拘一格降人才。我倒是希望,溫雅士來教導你大哥哥,起碼我放心。”

“大姐姐,萬一父皇想開了呢?”二公主卻道:“也不是沒有機會,你看看他先前用的都是什麽人?個頂個的好,結果呢?你也看到了,他肯定生氣呀!那麽再挑人,還會那麽固執麽?”

“說的也是。”大公主茅塞頓開,看著美滋滋啃骨頭的親妹妹:“從明天開始,你跟著我學習,人手慢慢的過到你手裏。”

二公主知道大公主的意思,臉上天真的笑容消失了,變成了不太符合她年紀的成熟表情:“大姐姐,這是何意?你我親姐妹,沒必要吧?”

“你別多想,你才幾歲?我多大了?”大公主苦笑了一下:“明年及笄,再有五年我就得出宮下降,我離開了宮裏的事情,就得靠你了,等你大一大,你大哥哥也要迎娶太子妃了,到時候,你再把這些過到太子妃的手裏頭,就差不多了。母後留下的人手,那個時候也剩不下多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