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0章 中秋畫舫(第3/3頁)

對子好啊,簡單又快速,大家紛紛來了興致,這對對子麽,講究的很,眾人你一言我一語,說的之乎者也,引經據典。

劉老妖聽得一頭霧水,手下的人一臉的鴨子聽雷霧沙沙。

大概是有人想要出人頭地吧?溫潤已經二年沒有接受什麽挑釁了,這就有個才子出了一個上聯:三墳五典。八索九丘。

“不知道永清府,可有人能對上?”這人十分得意,尤其是看向溫潤的時候。

而且這裏有宮裏的侍衛大人參加,要是他幸運的話,名字可能會傳入天子耳中,這對他來說,誘惑太大了。

於是他就這麽明目張膽的挑釁了溫潤,溫雅士。

三墳五典八索九丘,皆是上古先秦時期典籍。

其成書具體年代已不可考,相傳作於三皇五帝時期。

最晚至春秋戰國時期,三墳五典八索九丘出現在典籍記載之中。

三墳五典八索九丘一句最早見於《左傳·昭公十二年》,楚靈王稱贊左史倚相:“是良史也,子善視之,是能讀《三墳》、《五典》、《八索》、《九丘》。”

關鍵是,這四部典籍皆已散佚。

後人只知道名字,而未見過其內容。

三墳,有兩種說法:

一種是指易經之三易,即連山,歸藏,周易,合稱為三墳;

還有一種說法,是指三皇之書,也就是伏羲,神農,黃帝天地人三皇。

五典,指的是少昊、顓頊、高辛、唐堯、虞舜這五帝時代的档案。

八索,是指八卦之書。

九丘,就是九州的記錄。

要溫潤的理解,就是上古時期的歷史档案。

對方出的上聯就如此高雅,時間跨度如此之長,像是一個絕對。

很多人看了這幅上聯,根本想不出來,要如何才能對得上下聯。

溫潤提筆只想了一下就下筆了:四書六禮山海萬年。

“這?”一群人看的眼睛都有些疑惑。

還是陸岑總督摸著胡子道:“四書都明白是什麽,六禮,乃是人倫大事,紅綠紙書方為妻,不錯不錯!山海……是山海經?”

“是。”溫潤點頭:“這算是千古第一奇書了。”

可不是麽,這山海經成書於上古時期,比三皇五帝時期還要早!

“那最後兩個字是什麽意思?”

“萬年,說的是萬年歷!”陸岑總督拍了拍手掌:“好巧思。”

不管你時間如何流淌,總有記錄時間的東西,比如說萬年歷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