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5章 回老家過年(第2/3頁)

吃得風雅,更是玩的風雅,非常復古的投壺,誰贏了誰就能單獨點一份菜品帶回家;盤一朵絨花,得了第一名的可以點一份鮮花餅帶回去,做宵夜享用。

更有其他的各色小遊戲,玩過了之後,這席宴也上來的差不多了,大家入席,開始吃飯。

沒有烈酒只有花釀。

是本地有名的百花釀。

今年夏日裏剛做好的酒,口味清淡,回味芬芳。

是專門供給女兒家飲用的一種酒,一百種花朵加當年的新米釀造而成。

王玫小姑娘落落大方,致謝諸位,一看那姿態,就知道是經過精心教導的,禮儀方面一點錯都沒有。

端著架子的段家大小姐,其實很想在這裏找出來王家大小姐一點錯誤的,可惜的是,她發現,很多地方,王家大小姐做的比她都要好。

這就讓她郁悶了。

一個沒有母親教導的女子,怎麽能有這麽好的禮儀呢?

殊不知,這可是雲姨從小就教導的結果,後來阿珍姨接了手,王玫小姑娘已經定型了,阿珍姨教導的廚藝,讓王玫小姑娘在一群賓客面前賺足了眼球!

加上溫潤跟她說過,各色菜肴的故事。

比如說,大鵬卵的來歷;醉燜兩頭烏配炊餅為什麽也叫清照醉肉?

段家大小姐看不得她如此得意,不由得開口詰難:“那這洛陽的牡丹燕菜,有怎麽說?”

段夫人伸手想拉她一下都沒來得及!

“這個也有一個說法。”王玫小姑娘並不懼她的詰難:“洛陽牡丹燕菜是洛陽歷史悠久的地方傳統名菜。傳說唐代武則天時,洛陽東關下園墓地出產一種特大蘿蔔,重達幾十斤,農民視為祥瑞,進貢宮廷,禦廚將蘿蔔切成細絲。經多道加工,並配以山珍海味,制成湯羹,清爽可口。武則天食後贊不絕口,因感激當年在感業寺食蘿蔔救命之恩,即賜名”義菜”。因其形似燕窩,後改名”燕菜”,流傳。”

眾人恍然大悟:“原來是這樣啊!”

還有的小姑娘高興的道:“我一直以為洛陽牡丹燕菜,用的是燕窩做的呢,是蘿蔔啊!”

這會兒正好洛陽牡丹燕菜上來了,大家紛紛吃了一口,這可是當年唐朝武則天女皇吃過的東西。

大家都是女人,這位可給女人爭氣了。

故而這道菜,吃的人最多,幾乎立刻就光盤了。

其他的菜也有不少,王玫小姑娘的首秀很成功。

吃飽喝足了之後,這席宴才散了,溫潤跟王珺將所有客人送走,才折返回來,王玫小姑娘已經將她的客人們也都送走了。

剩下自己家人,跟張大哥打了個招呼,這才上車回了家。

“明兒就走年禮,然後就回老家,臘月二十就回。”溫潤道:“提前走。”

“嗯。”王珺點頭,他只管聽溫潤的安排。

溫潤忙了三天,終於忙完了,大家也知道他要回老家過年的,也沒多啰嗦,只是呂山長告訴他:“回去老家過年也好,將那天提親的鬧劇,冷一冷,你也不要在外人面前說什麽,張家自然會給你一個交代。”

“已經給了。”溫潤笑著道:“第二天他們家就讓張大少爺來家裏,送了厚禮賠罪,聽說那什麽二房嫂子也受到了訓斥,這樣不靠譜的親戚,以後就別來往了。”

“應該不來往了。”溫潤對此事的後續,還很關注呢。

他們收拾了細軟,帶著人就浩浩蕩蕩的回了老家。

蓮花坳這裏一切入常。

只不過是有人在這裏等他們回來而已。

而且不止一個人,還有回來住老丈人家的南宮易。

這家夥如今意氣風發:“你嫂子生了,這第二胎,是個女孩兒,如今我也是兒女雙全的人了。”

“你這武舉人,不想考個武進士什麽的?”溫潤自己不去趕考,就在這裏忽悠別人去。

一般人都會覺得,應該是溫潤想要彌補一下自己的缺憾。

實際上,哪怕是有機會,溫潤也不會去京城會試的……他根本考不過去。

以前研究過一些進士的文章,八股文的魅力就在於,能把一個文學博士,都給繞進去。

他們學的根本不是一個套路。

另外就是,京城去一趟,可不容易。

看看許攸就知道了,他這拖家帶口的去了京城,溫潤每一個月都要派人回永寧縣看望許老太爺跟許老太太。

他們到家的那天,正好是小年兒,回到家裏趕緊先祭灶。

一頓忙活之後,又跟去年一樣的流程,吃飯,以及聽劉三兒匯報家裏的情況:“今年的糧食又是豐收,去年的陳糧,還賣出去麽?”

“不用了,看看開春之後是個什麽價格?那個時候再賣給釀酒坊。”溫潤搖了搖頭:“還有,家裏的糧食,都收起來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