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5章 食野之蘋(第2/3頁)

古人還認為樂歌“用之於賓宴則君臣和”,有了美食而不忘其同夥,表示這是君子之風。

據說春秋時孫穆子被聘到晉國為相,晉悼公辦飲宴款待嘉賓,席間即頌《鹿鳴》三章。

不過此宴只是發達地區才認為時尚,窮困之地卻不時興,溫潤認為不是不時興,估計是有兩個原因。

一個就是考中舉人的少,舉辦鹿鳴宴的話,如果就三五個人,哪有什麽意思?

一個是舉辦不起,因為鹿鳴宴真的很講究,不管是吃食還是歌舞,一般人花費不起啊!

由解元帶頭,全都站起來,然後開始引頸高歌,當然,他們唱的無非是就是那麽幾句,但是氣氛好啊,看的溫潤一直含笑拍手,鼓掌鼓的手都紅了。

待得他們吟誦唱歌完畢,樂師們退下,又有一組樂師上來,這次是幾個評彈藝人,上了年紀的那種,在那裏撥彈一曲《清平樂》。

鴻升大酒樓承辦了鹿鳴宴,竟然是免費的!

據說這是魯明老板的意思,他說是給家鄉舉子們一個福利,好吃好喝,將來會試,再高掛金榜。

正好辛明大人跟他也算是熟人了,就沒計較什麽,不過酒水卻是辛明大人自己置辦的,他拿了埋藏二十年的狀元紅出來。

又因為鹿鳴宴得名於明朝皇帝宴請科舉學子以“鹿”為主脯的宮廷禦膳,用來表示皇恩浩蕩和對人才的器重。

鹿一直來被崇為仙獸,意象為難得之才;皇帝貴為天子,“鳴”意為天賜,故皇帝為東,才子為客的這一禦膳被名為“鹿鳴宴”,意指天子覓才、重才之宴。

又一說為,鹿與“祿”諧音,古人常以鹿來象征“祿”的含義,以此為升官發財的盼望,而新科入舉乃是入“祿”之始。

但由於古代人們自謙含蓄,並不願將財富放在嘴邊,因為與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儒家思想有出入的,於是取了“鹿鳴”這麽一個富有詩意的名字。

故而大鴻升酒樓給鹿鳴宴承辦的酒菜裏,頭一道菜,便是福祿燴。

其實就是燉鹿肉,然後放到一個葫蘆瓢做成的盤子裏再端上來,但是擺盤很漂亮,又是葫蘆又是鹿肉的,就叫福祿燴。

其次是砂鍋煨鹿筋,這道菜也很有名。

最後是一到三參鹿肉,就是沙參、黨參和丹參,搭配細嫩的鹿肉,成為一道藥膳。

然後才是其他的菜肴,什麽唐朝時期的牡丹燕菜,洛陽燒鵝,宋朝時期的大鵬卵啊,蓮房魚包啊,每一道菜都頗有來歷。

宋代的東坡居士發明的東坡肘子,東坡肉。

樊川居士杜牧之稱贊過的鮮鯽銀絲膾,香芹碧澗羹。

明朝就有的南京板鴨,以及嘉靖皇帝鐘愛的蟠龍菜。

都是大菜,不僅有來歷,寓意好,就是那造型都讓人眼前一亮。

作為新上任的巡撫,辛明大人第一個端起酒杯,朝諸位新晉舉人舉了起來:“恭喜諸君,鄉試中舉,勉勵宜哉,再接再厲!”

“謝大人!”這幫人一同中舉,自然是親近一些,故而默契也有那麽一點兒,這會兒就展示了一點,大家一起舉杯。

第二個舉杯的是歐震大人:“祝願大家,前程似錦!”

“謝大人!”他們又一次舉杯喝了杯中酒。

然後就是呂山長,他激動地滿臉通紅:“共勉,共勉!”

“謝山長!”他們沒叫什麽“名士”的稱呼,而是叫了山長。

就連王玨他們都是如此,這是對呂山長的尊重,他們能臨時加塞,進書院裏去跟著緊急培訓一番,還有請先生來家裏授課,若是沒有呂山長的點頭,能辦到嗎?

不能!

故而大家對他是真的尊重。

呂山長喝了酒,看向了溫潤。

溫潤只好站起來,也拿了一杯酒:“好好學習,天天向上。”

他這話說的直白,可細細琢磨,還真的是很好的祝詞。

可見是簡單裏帶著不簡單啊!

“多謝!”眾人也只能這麽說。

不過溫雅士的話,讓越來越嚴肅的氣氛,放松了很多。

“都坐下吧,吃好喝好,喝好吃好。”溫潤又逗趣了一句:“這可是大鴻升酒樓的席面,輕易吃不到,也吃不起。”

逗笑了眾人,氣氛更加的輕松了。

辛明大人這位新任巡撫第一個動的筷子,他吃的是切開的大鵬卵。

這道菜估計是很多人想吃的,溫潤隨後動了筷子,他更想嘗一嘗那個砂鍋煨鹿筋,據說這道菜要做四個小時,也就是兩個時辰。

還有那道蓮房魚包,這東西少見,味道清淡,溫潤喜歡。

吃了幾口飯菜,溫潤頻頻點頭,味道真不錯!

辛明大人是跟歐震大人坐在一個桌子上的,溫潤跟呂山長坐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