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9章 一萬兩黃金

“那是我們老王家的壓箱底的錢!”溫潤嘆了口氣:“老王家真的沒錢了。”

這是溫潤最後的後手,這次拿出去,真的是要傷筋動骨了。

本來這是他打算……算了,啥打算都沒了。

溫潤心裏缺了一塊肉一樣,那是他的黃金呀。

“行了行了,花錢買命,那一線紅的能力我是聽說過的,你也別唉聲嘆氣,能買的一線紅松口,你該開心啊!這麽多年了,沒聽說一線紅會改口,當然,他可能也沒怎麽說話。”

“他是沒說什麽話,光拿錢了。”溫潤吸了吸鼻子:“你家早飯挺好的啊?”

“那是!”陸通神醫得意了:“吃點吧,這會兒人都走遠了,你給了錢,他肯定給你辦事兒。”

“但願吧。”溫潤伸手,拿了一屜包子過來:“灌湯包啊?”

“嗯,給你吃的,還有糖醋熘魚。”陸通神醫道:“我媳婦兒聽說了,其實很緊張,昨晚一直在做菜。”

“啊?”溫潤一愣:“一大早起來吃這麽好?”

“都是她一晚上的傑作。”陸通神醫道:“這就是她的手藝。”

“開封溜魚焙面”是開封的傳統依然佳肴之一,久負盛名。焙面也稱龍須面。據《如夢錄》記載:當時制作“龍須面”。

只是用水煮熟,後改炎焙制的方法。

故稱為“焙面”。

“糖醋熘魚”歷史悠久,據《東京夢華錄》記載:北宋時期,東京市場上巳流行。其特點是色澤棗紅,軟嫩鮮香。

“焙面”細如發絲,蓬松酥脆。

其甜中透酸,酸中微鹹。

據《如夢錄》載:明代開封每逢農歷二月初二,所謂“龍擡頭”之日,“筵客吃龍須面,節禮送面”,為呈吉祥,官府、民間都以細面相贈,稱之為“龍須面“。

起初面用水煮食,後來,不斷改進,過油炸焦,使其蓬松酥脆,吸汁後,配菜肴同食,故稱“焙面”。

怎麽說呢,這道菜必須要精挑細選,做的時候需得全神貫注,尤其是那面,必須細如發絲。

非常費功夫的一道菜。

“夫人真是心細如發。”都這個時候了,還能做頓飯。

吃過了飯,溫潤郁悶的回了老王家,老王家的人也沒精打采的,老爺為了安全,付出了一萬兩黃金的代價,一萬兩黃金啊!

這得不吃不喝攢多久?

溫潤唉聲嘆氣,陳旭在他旁邊,嘆氣唉聲。

“這麽多錢,老爺你藏得好深。”陳旭語氣酸溜溜:“我從來沒聽你說過。”

“我也沒聽說過。”楊大叔跟張大爺他們三位鄉老都來了:“昨晚咋回事?”

“別提了,夜貓子進宅,那幫人是無事不來。”溫潤喪喪著一張小臉兒:“王珺在軍中幹仗麽,得到的那些戰利品,我都給藏了起來,兌換了黃金之後,打算以後分家的時候,給弟弟們將來當家底,不管是科舉考試,還是娶媳婦兒,都用的上,成家立業了,也該有點家底啊!”

“這話說得對。”

“孩子不容易啊,天天這麽盤算。”

“除了給弟弟們,還有給妹子的,老王家千坰地,就剩下三棵苗了,不精打細算怎麽辦?上下三代人,就這麽一個姑娘,也要替她打算一二啊,老王家就這麽一位姑奶奶,將來找的夫家,不管什麽樣兒,也得給姑奶奶準備出來一份底氣十足的嫁妝,她本來就是個喪母長女,要是再沒有一份有底氣的嫁妝,還有好人家會娶她進門嗎?為了讓人家看得起,也自己有底氣,我必須要給她這份底氣!”

“老王家祖墳冒青煙了!”說的幾個鄉老眼淚叭嚓的,一萬兩黃金對他們而言,就是個數字,因為他們根本不知道,這是多少錢!

但是溫潤的話,他們都能明白。

老王家這幾年能興旺發達,都是誰的功勞?

“王珺是他們的大哥,他的戰利品,我的那點分紅,攢了這麽多年,省吃儉用的,就這些了,結果,啥都沒了!”溫潤拍著炕延,心疼的道:“他回來我咋交代啊?”

“他們是來找孩子的?那三個孩子?”幾個人關心的是,溫潤怎麽不交出孩子?當然,他們不是說,不關心孩子的生死,但是自己這麽多年攢的黃金,都付出去了,就為了三個孩子?

“那三個孩子,是王珺同袍的孩子,再說了,那些人為了錢,什麽事兒幹不出來啊?他們說是找三個孩子,可是你看看,他們去你們家鬧了嗎?你們都有孩子,我們家的孩子還都大了呢!你們家的都還小,怎麽不去你們家鬧啊?”溫潤噼裏啪啦的道:“還不是看我們家有錢又好欺負,怎麽不去南宮家鬧啊?南宮易那脾氣,還不得把他們打的爹娘都不認識他們啊?就來我家鬧騰,整天跟耗子似的,家裏老的老,小的小,還有女眷在,我要是不把他們擺平了,以後怎麽過日子?這幫人搞來搞去的煩死了!”